隨著城市規模擴展,高層建筑物密集度增加,使用二次供水的人數大幅上升。一般居民樓6樓以上都是二次供水,有些地勢較高的居民樓,甚至1樓就是二次供水。目前,全市涉及使用二次供水的人口超過150萬人。昨日,思明區衛計局與思明區市政園林局開展二次供水聯合執法,對思明區的二次供水使用情況進行檢查,整體情況較好,但依然有個別二次供水管理單位重視程度不足,居民知曉度不高。
執法人員在潤澤園小區檢查。
執法人員在寶馬花園檢查。
執法人員在寶馬花園的居民樓內檢測余氯,顯示達標。
問題小區潤澤園:考評僅66分
水泵房不整潔 抹布雜物隨處可見
昨日,執法人員對后江埭路的潤澤園小區、禾祥西路的寶馬花園、水仙路的海光大廈進行二次供水使用情況的突擊檢查。其中,寶馬花園與海光大廈的情況良好。潤澤園小區的二次供水情況則令人失望。
潤澤園小區共有96戶居民,其中使用二次供水的居民就占了58戶,超過半數。在此次檢查中,潤澤園小區的考評分僅為66分,是思明區所有二次供水設備管理單位中最差的一檔。執法人員當場責令該小區二次供水管理方廈門茂穎物業服務有限公司進行整改。其主要存在3個問題:
1、設施環境狀況差
通往水泵房的大門一打開,有一股異味。水泵房內隨處放著沒有清洗的抹布和雜物,角落里還有銹跡斑斑的鐵鍋,幾個臟兮兮的塑料桶沒有蓋子,緊挨著鐵鍋。而居民所用的二次供水,正是從這個臟亂差的水泵房內輸出。
事關用水安全的用水池門,不知何故竟然也未上鎖。“這個鎖很重要,主要防范人為的投毒事件發生。”執法人員說。
2、管水員未在場
管水員是負責每天檢查二次供水設備的專業人員,且必須要有“管水員證”以及“健康證”。但在檢查現場,管水員始終未出現。而物業辦公室的“二次供水信息公示欄”上,管水員的照片、健康證、管水員證等都未貼出。
3、水中未檢出余氯
執法人員在潤澤園小區找到頂樓的兩戶居民,當場取樣檢測水質,均沒有余氯反應。
“自來水廠出廠的水都有少量的余氯,正常的話,水會在48小時內被用掉。超過這個時間,說明水池的水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循環,水中的余氯也被揮發殆盡,檢測不出顏色。”執法人員說,水中是否有余氯直觀體現水質的新鮮程度。
【數據】
水質整體良好 合格率達95.68%
潤澤園小區的情況只是個例,思明區共有913個二次供水設施,使用二次供水的人口逾60萬人,根據2015年的年度統計,水質合格率為95.68%。其中大部分二次供水管理單位的考評分都在90分以上,且考評分連續3到5次達到90分以上,還有相關部門頒發的“合格單位”證,思明區85%的二次供水設施管理單位都獲得了此證。
解決機制:長期聯合執法 保障供水安全
記者了解到,思明區衛計局與思明區市政園林局已建立起一套長期的聯合執法機制。“以前各自為政,在工作內容上交叉,造成行政資源浪費,且解決問題效率不高。”執法人員說,長期聯合執法機制,可以大大提高行政服務水平。
“建立聯合執法機制以前,市政園林局發現水質可疑需要做進一步確認時,要抄報市衛計局,根據不同情況做出是否安排監督抽檢的判斷,再將抽檢結果等情況反饋給市政園林局。現在聯合執法,可以現場判斷、現場組織采樣檢測。不再來回往復,中間環節減少了,辦事流程縮短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執法人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