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元旦、春節臨近,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又進入了易發期和多發期。昨天,“欠薪投訴舉報、勞動法律咨詢”專題宣傳活動在全省范圍內舉行。
小微企業拖欠工資增多
導報記者在廈門舉行的宣傳活動中了解到,截至11月30日,廈門全市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共受理群眾舉報投訴案件8283件,書面審查1733家企業,處置110社會聯動突發勞動糾紛1907件,處理各類勞資糾紛涉及10048人次,金額達9303萬元。
來自省人社廳的數據顯示,截止11月,全省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149件;公安機關立案97件。
隨著元旦、春節臨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預計,因拖欠工資引發的勞動糾紛將進一步凸顯。“拖欠工資問題以前主要發生在工程建設領域,但今年以來,受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廈門加工制造、餐飲服務等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多,發生停產倒閉或其老板失聯而引發欠薪突發糾紛也明顯增多,成為新的欠薪風險源。”有關負責人說。
拖欠水電費,將被重點監察
企業拖欠水電費,乍看起來并不是很嚴重的事,但很可能會被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列入重點監察對象。
有關負責人說,連續兩到三個月工資無法按時發放,發放延時時間越來越長或無法足額發放,欠繳社保費用,拖欠廠房房租、水電費,供貨商催促貨款甚至以單位的財物等固定資產抵債等,都是企業經營不善可能出現拖欠工資的預兆。
目前,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已經采取多項舉措,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其中包括與地稅、水務、電力部門及物業單位建立信息溝通聯動機制,一旦發現“苗頭”,即對企業進行重點監察。
重點提醒
實物不能代替貨幣支付工資
有的企業由于經營不善,導致產品積壓,無法支付職工工資。于是,就將產品交給職工去賣,賣出去就發工資,賣不出去就不發工資。這種做法合法嗎?
有關負責人表示,這種做法侵害了職工獲得勞動報酬的權益。工資應該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貨幣支付。如果遇到類似情況,職工可向勞動監察機構舉報投訴。
投訴方式
當遇到用人單位不按時支付工資等侵犯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情況時,勞動者可以撥打12333勞動保障熱線,也可直接向市、區兩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或者在勞動保障監察支隊的網站、官方微博和微信發送舉報投訴信件,都能得到及時的處理和反饋。
廈門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投訴電話:5110656;地址:長青路191號勞動力大廈一樓東側(投訴中心);網址:www.labour-cn.com(記者 錢玲玲 林芹/文 常海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