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黃金周過后,鼓浪嶼的游客明顯減少。
“十一”國慶黃金周一過,鼓浪嶼進入了客流淡季,而龍頭路也多了“哐當哐當……”裝修的聲音。近日,記者經過龍頭路時發現,有幾家前不久才新開的店鋪開始裝修了。據了解,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鼓浪嶼上店鋪“易主”,有些店鋪更是“每月一換”。
淡季要在店門口“拉客”
鼓浪嶼龍頭路沿街曾經是“黃金地段”,生意火爆,游客上鼓浪嶼幾乎都要經過龍頭路,這給沿街店鋪帶來無限商機。于是,眾多商家紛紛上島在龍頭路開店,都想要分一杯羹。但是隨著廈鼓航線調整,上島游客分流后,一些店家再也不能靠純粹的客流量做生意。
邵明沙茶面館服務員告訴記者:“以前早上和中午的生意最好,航線調整之后,下午游客最多但生意一般。旺季時,都不用拉客,游客直接就進來吃。但現在是淡季,每天都需要在門口宣傳。”
龍頭路小店鋪難以生存
鼓浪嶼進入客流淡季后,受影響的不僅僅是餐飲店,家庭旅館、精品店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旺季期間,四五百元的客房幾乎都住滿了。淡季時,兩百元左右的客房入住率都很低,我們現在都是倒貼,主要靠旺季的收入來維持收支平衡。”鼓浪嶼福州路附近的37°小旅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針對目前鼓浪嶼上商家生意難做的問題,信曦房產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很無奈,“鼓浪嶼上類似的房產中介有3家,商家生意難做,我們也大受影響。一般來說,龍頭路這里的很多店鋪開了一個月就倒閉,房租高游客又少,沒有人敢接手。現在的情況是,比較知名的店越做越大,小店就難以生存。”
依靠旺季達到收支平衡
因為航線調整,龍頭路生意難做,但內厝澳則是受惠方,游客明顯增加。
位于內厝澳路的木棉花旅館工作人員直言,“航線調整以后,生意確實變好了,但現在是淡季仍然有所虧損”。
總體來說,內厝澳的商家因客流量增多,生意比以前好。馬拉桑內厝澳店工作人員也表示,“雖然淡季生意不如旺季,但總體上收支平衡,不至于虧損,主要靠旺季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