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同安的張女士在家干農活時左手食指被竹子扎傷,當時未在意,可是10天過后,張女士嘴巴張不開,說話困難且越來越嚴重,并出現牙關緊閉、吞咽和呼吸困難,來中山醫院就診時已經危在旦夕。醫生緊急給予氣管插管等搶救,目前張女士雖脫離了生命危險,但仍住在重癥監護室里,全天24小時接受監護,待病情穩定才能拔管。
破傷風患者目前在中山醫院重癥監護室治療。
小傷口引起大麻煩 患者昏迷20余天
張女士今年50歲,長期在家干農活,手腳經常被扎傷,都沒有在意過,這次被竹子扎破手,她自己簡單地包扎了一下,沒當回事。可是,10多天后她就覺得不對勁,身體不舒服,嘴巴張不開。張女士的丈夫說,“她發病時家人都嚇得半死,都不知道怎么回事,還以為是中毒了呢!”患者是10月11日入院的,經中山醫院重癥醫學科醫務人員搶救,脫離了生命危險,但一直處在昏迷狀態中,偶爾蘇醒,意識不清。經診查患者是由于破傷風感染才導致這么嚴重的后果。
上周,張女士被喚醒,能夠簡單地發聲。據中山醫院重癥醫學科孫德軍主任介紹,患者后期還要做一些康復訓練,因為患者20多天臥床,若要下地活動,雙腿要適當地訓練。像張女士這樣的破傷風感染患者,重癥醫學科每年成功搶救好幾例。此病相當兇險,死亡率很高,患者能及時搶救過來,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皮膚刺破別大意
及時打破傷風針預防
孫德軍主任解釋,破傷風桿菌廣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糞便中。即便是細小的傷口,都有可能感染破傷風。特別是較深的傷口,有時表皮愈合了,但里面的傷口還沒有愈合,有利于破傷風桿菌繁殖。破傷風一般潛伏期為7天左右,其典型癥狀是肌肉強直及陣發性痙攣;當累及咽喉部肌群時,出現吞咽困難、呼吸困難,危及生命。破傷風死亡率高,因此,遇到皮膚刺破萬萬不可大意,要及時來醫院打破傷風針預防。
孫德軍主任介紹,破傷風是可以預防的,措施包括注射破傷風類毒素主動免疫,正確處理傷口,以及在傷后采用被動免疫預防發病。凡能找到傷口,傷口內存留壞死組織、引流不暢者,應在抗毒血清治療后,在良好麻醉、控制痙攣下進行傷口處理、充分引流。有的傷口看上去已愈合,仔細檢查發現痂下竇道或死腔。治療過程中要應用抗毒素。患者入院后,應住隔離病室,避免光、聲等刺激,注意防治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