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的海面上,一座嶄新的鋼結構棧橋巍然挺立——它一頭連著新店鎮的霞浯社區,而另一頭,剩下不到百米的距離,就要直接接入大嶝島。很快,運載著砂石的工程車,將從這里“抄近路”,把工程物資源源不絕地輸入廈門新機場的建設工地。
廈門新機場運輸專用通道開工建設。(張天驕 攝)
這一名為“南港海鋼棧橋”的臨時橋梁,全長820米,目前已經完成90%的工程量。如今攤開施工圖,人們很容易注意到,在大嶝島上與棧橋相連的,是一條總長達9.81公里的通道,通道的盡頭,便是建設中的廈門新機場。
在今年廈門市重點項目名錄中,廈門新機場運輸專用通道赫然在列。毋庸置疑,它的重要性,與廈門新機場建設的推進緊緊地維系在一起。這條特殊的通道,宛如一條粗大的血管,將為新機場的順利進展輸送新鮮血液。
如今,與機場工地如火如荼的建設場景相呼應,通道沿線也繁忙了起來。隨著大嶝街道征地拆遷海域退養勝利號角的吹響,廈門新機場運輸專用通道正式開工建設。
爭分奪秒>> 新通道建設加速推進
昨天下午1時許,接近滿潮時分,運砂船借助上漲的潮水,挺進大嶝島近岸的蝦池旁,在強大的泵力下,將“腹中”滿載的砂土,填入原本泥濘的土地上。施工方介紹,這種吹填依賴的是“天時”——只有在漲潮時,海上的作業船才能進得來,因而,他們必須爭分奪秒,加速推進工程進展。
廈門新機場運輸專用通道被工程人員稱作“線性工程”,而“線”的兩側,則分布著大大小小的蝦池和魚塘。項目資料顯示,這條路線設計等級有城市快速路、次干路、支路3個標準,時速為30公里,雙向4車道漸變至雙向2車道,總投資約30301萬元。
“這是保障機場填海砂石料運輸的主要通道,時間緊、任務重,我們必須不折不扣地把它建設好。”無論是廈門新機場建設指揮部,還是工程所在地大嶝街道,都形成了這樣一個強烈共識。截至目前,沿線大部分魚塘已經交地,有效地保證了重點工程建設,道路建設全速推進。
廈門新機場的宏偉藍圖,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鋪展在世人的面前——它計劃于2018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使用。
上下齊心>> 征地工作所向披靡
9.81公里,9個蝦池,346畝地,數十戶養殖戶。如今廈門新機場運輸專用通道的順利建設,繞不開的,依舊是征地拆遷。
“征地量不大,但情況卻比其他地方更復雜。”昨天,談到幾個月來自己的工作經歷,大嶝街道一位征地工作人員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征地之初,正值社區“兩委”換屆,兩手都要抓,都要兼顧,任務艱巨,在他看來,專用通道的征地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最關鍵的,還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主要領導的親自主抓及工作組每一位工作人員的“五加二”、“白加黑”的精神。尤其是近一個月來,他們一次次地進村入戶,發動所有能發動的力量,利用所有能利用的資源,加班加點做群眾工作。當前,工程已完成93%的征地任務,完全保證了專用通道的施工需要。
事實上,在今年大嶝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工作計劃中,“首當其沖”的一條,也是廈門新機場運輸專用通道的征地任務。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多次召開專題會,包村工作組、社區干部、征拆公司等也擰成了一根繩,強力拉動工作的進展。
“我們面對的是有訴求的養殖戶,就更需要耐心和智慧。”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工作組便“厚著臉皮”踏入群眾家150多次。現在,探究大嶝街道征地工作所向披靡的原因,這個數字也許就是一個最好的答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金號”盾構機刀盤順利下井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