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筍是大家熟悉的一種食物,不僅味道鮮美,還含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如纖維素、氨基酸、植物蛋白、脂肪、糖類、大量的胡蘿卜素和維生素B、C、E以及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炒、燉、煮、煨皆成佳肴。
春筍不僅是佳蔬,還是良藥。中醫認為,春筍味甘性寒,具有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等功效。但它屬于發物,即富于營養或有刺激性,特別容易誘發某些疾病(尤其是舊病復發)或加重已發疾病。以下幾類人就要少食春筍。
1.胃潰瘍、肝硬化者。因春筍含有較多的粗纖維素,對于胃腸疾病患者及肝硬化等患者可能是致病因素,容易造成胃出血、肝病加重等。
2.過敏體質者。發物是過敏體質者的禁忌,如患有過敏性鼻炎、哮喘、蕁麻疹等,不宜多食春筍。
3.老人、小孩。他們的消化吸收能力、咀嚼能力都較弱,吃時要細嚼慢咽,且不能多食,否則易誘發哮喘等老慢支疾病、過敏性鼻炎、皮炎等。
4.結石病人。春筍中難溶性草酸含量較多,容易和體內的鈣形成草酸鈣,在體內沉積,導致結石,也會加重結石患者的病情,所以尿道結石、腎結石、膽結石患者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