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北仔餅用料相似,少了一份芥末,多了一分清甜的是油蔥糖薄餅,又叫六味卷、咸酸甜。外形類似春卷,用料卻大有不同,有油蔥糖、酸蘿卜、芫荽、花生碎、肉松、麥芽糖和甜辣醬。在陳佳甜品門口的老郭油蔥糖薄餅,年輕時的小郭便擔著擔子在這個路口售賣,三十多年過去,小郭變成了老郭,擔子也換成了推車,每天賣完就收攤。陳琳也是土生土長的廈門人,她說,對于在中山路出生的她,局口街的小吃就是兒時的回憶,今天吃到的六味卷做得挺地道,發朋友圈時引起了許多朋友的共鳴。
鬧市中藏著人情味
對于很多老廈門人來說,一碗熱氣騰騰又鮮嫩可口的鮮蝦仁扁食,配上一份花生醬飄香四溢的拌面是一天當中美味的開始。老字號賴厝埕扁食店的老板黃國寶每次都會親自去采購新鮮的野生蝦制作餡料,用豬大骨慢熬而成的湯作為扁食湯底。在黃國寶看來,老字號之所以能一直取得大家的喜愛,是因為它做出的每一道食物都堅持真材實料,保存原汁原味,而這全依靠經營人的良心。除了材料講究,黃國寶的熱情也是留住回頭客的原因之一,“稍等,你的拌面馬上就來”“慢走,下次再來”,食客就餐期間,他還會與客人聊聊天,開開玩笑。
活動進入尾聲,穿梭的人流在古老的街巷涌動,路燈微黃,映襯著久遠的年代感。這樣的老街如同深邃的明眸,默默注視著城市一點一滴的變化。在體驗活動中,許多市民感慨小吃由于自身發展的局限性,沒有辦法很好地擴張,一些傳統的手藝也因為沒有傳承而逐漸在消逝,十分可惜。而這樣的古早味正是廈門味道的體現,很值得保留。文/楊露 胡曉琴 圖/xmrick
【活動預告】
下一站:鮮活八市逛吃逛吃
本周日上午,喜歡買海鮮吃小吃,可以選擇跟隨“活的海鮮知識庫”海鮮大叔,走進第八市場,感受鮮活思明。買完海鮮,再去周邊找尋美味,沙茶面、面線糊、麥奶,還有廈門僅存的古早味茶室五湖茶室;中午,帶著新鮮采購的漁獲,到餐廳看大廚現場烹飪,品嘗創新廈門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