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峽導報報道(導報記者 孫春燕)越是吃蟹的季節,不能吃蟹的傳言就越是滿天飛。
繼之前蟹黃致癌、大閘蟹靠激素喂養等傳聞之后,香港特區食品安全中心11月1日公布江蘇兩家企業的大閘蟹被檢出致癌物二噁英超標。
還能不能愉快地吃蟹了?對此,導報記者專訪蘇州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理事單位負責人錢志勇,他說,大閘蟹的確容易被污染,所以生長水域非常重要,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風險會小很多。
挑蟹,看水域查蟹腮
說起香港查出大閘蟹含二噁英,錢志勇并沒有吃驚,“這個報道我也看到了,其實不光是二噁英,還有此前關于蟹黃、蟹膏處化學物質集中、重金屬超標等傳聞,說到底都是水域問題”。
錢志勇說,大閘蟹是否重金屬超標,首先看生長水域。國內大部分大閘蟹是人工養殖的,具有可控性。若水質、用藥等方面檢測合格,養出的蟹可放心食用。但很多時候,小型池塘養殖的大閘蟹,忽略了這個問題。
相比之下,陽澄湖大閘蟹有行業協會監管,120萬平方公里的開放型水域,投藥等可能性很小,而且陽澄湖相比其他水域干凈許多,出自它的蟹會安全很多。
當然,錢志勇提醒消費者,大閘蟹最易受污染的部位,并不是蟹黃,而是蟹腮、蟹肺、蟹肝等不食用的部位,打開蟹殼如果看到蟹腮是黑褐色的,最好不要食用,那樣的蟹可能就是受到污染了。
至于激素喂養大閘蟹的傳聞,錢志勇一笑置之。他說,蟹黃和蟹膏恰是大閘蟹的性腺,如果給大閘蟹吃激素之類的藥物抑制性腺發育,就會導致大閘蟹的蟹黃和蟹膏變少。所以,靠激素養肥是不科學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金號”盾構機刀盤順利下井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