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億公里遠的木星
住在他家對面的叔叔很納悶:“不管我凌晨三點起,還是五點起,總能看到你在陽臺鼓搗,你不用睡覺啦?”顏明哲說,拍攝時為了減少大氣層的干擾,通常月生中天時的拍攝效果最好,為了跟隨月亮的“作息”,就常常要起早貪黑地拍攝。
有了這些觀測的照片,他開始在全國的牧夫論壇、上海天之文論壇等發表專業的天文作品,收到一片點贊聲,大家驚訝于這些照片是通過自制儀器觀測而來的;還會有專門研發天文攝像頭的廠家請他試驗新產品效果。
拍攝星體與觀測又有不同,由于星體會不斷移動,需要在望遠鏡之下有一個星體跟蹤系統作為支架,買個好點的專業級需要幾萬到十幾萬元,顏明哲還是自己設計、畫圖紙,到工廠找來一些淘汰的機械零件自制。
現在,顏明哲打算磨一個500毫米口徑的鏡片,并設計了一款更先進簡便的跟蹤系統,準備有空慢慢搞,他說:“當作一種休閑娛樂,運動方式,讓生活更加樂趣,提供大家更好看作品。”
即使沒人看,至少他的世界里,不再只有眼前的生活,還有整個宇宙。
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