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頭崖沿海漁民對媽祖信仰十分虔誠,至今仍流傳著許多有關天后顯靈的傳說,其中以娘娘送燈、引領漁船脫離險境最為典型。這些傳說的原始講述人,多為親身經歷者,有時間有地點,言之鑿鑿,讓人深信不疑。脫險后的漁民,上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廟里還愿,或請戲,或贈袍,娘娘廟終日香火不斷。在諸多的傳說里,有則故事最為傳奇:西原村的任姓漁船,那次遇到九級風暴,眼見船底開了縫,海水噴涌而出,大家嚇壞了,一齊跪求海神娘娘保佑。說話不迭,船底轉瞬不漏了,直到上岸維修時方才發現,原來是一條刀魚不偏不歪,恰好塞進船縫里,若非娘娘顯靈,事情哪會這么巧!
筆者9歲那年,和小伙伴們頭一遭來到虎頭崖。廟會上人流如潮,忽聽得有人喊:“黃花魚船進崖嘍!”果見西北海面上,從黃花漁場駛來數條桅上甩著“大紅吊子”(紅旗)的漁船,甲板上的魚山泛著耀眼的白光。漁村沸騰了,魚販們爭先恐后跳上駁船,都想搶個“頭水兒”,賣個好價錢。海邊“大排檔”的師傅們也身手不凡,耍戲法似的,立刻變出一偏簍飽籽飽漿的黃花魚,扯一條放在案板上,刮鱗、剖腹、加佐料……當地食客喜好干煎或清蒸,登時,朝天鍋里響起滋滋啦啦的油爆聲。黃花魚全身蒜瓣肉,口感極佳,又是近午時分,“美不美頭一嘴”,食客們不管三七二十一,掏出伍仟元(第一套人民幣,相當于今幣伍角)買來一盤,再打上半斤白酒外加油條,坐在桌邊大快朵頤……
虎頭崖的媽祖廟,合作化時被拆除,僅前大門拆下來的木料,就建了生產隊的八間倉庫。幾十年間彈指一揮,如今的萊州灣,經濟魚類瀕臨絕跡,黃花漁場徒有虛名。有時候,我腦里突然蹦出這樣一個怪念頭:當年的萊州灣百魚繁衍,漁民們一網兩船,虎頭崖昌盛一時,莫非真與跪求海神娘娘的護佑有關?(張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