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說好的不負信仰,面對愛情也都完蛋
被告:成為“諜戰情感劇”沒什么不好
無論劇情如何復雜,諜戰劇都高舉“信仰”大旗。可是,我們已經不止一次在諜戰劇里面看到這樣的劇情:國共雙方的地下工作者,本是死里掐的敵對關系,最后都演化成在兩黨合作中,軍統的人員在潛移默化中被我黨的地下工作者感化。不禁感慨:說好的不負信仰,面對愛情也是完蛋。
沒錯,諜戰劇里面情感元素已必不可少。有些諜戰劇喜歡把原先好好的一雙戀人先整死一個,以方便潛伏的一對日久生情,修成正果;有些則喜歡讓敵我陣營的男女主人公愛得死去活來,甚至使我方戰士陷入與多個敵方女特的感情旋渦難以自拔,面對國家使命與個人情感的痛苦抉擇。
不可否認,作為輔線,跌宕起伏的愛情讓諜戰劇更有看點,這也成為觀眾追劇的理由之一。然而,當諜戰劇如《雙刺》一般,情感戲比重高達50%,變為“諜戰情感劇”時,是否會有本末倒置之嫌?
《雙刺》情感戲比重高達50%。
對此,《雙刺》導演牟曉杰認為,情感元素的增加,不僅不會丟失諜戰劇的精華,反而會讓你來我往之間的爭斗更具看點。“對于彭剛和吳佩欣來說,他們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枕邊人。對手之間無比了解,諜戰中險象環生,在情感上又互相深愛對方,內心掙扎不斷,電視劇的精彩程度反而會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