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個祭祀的節日,并且中元節是一個有深遠歷史的節日,那么中元節的來歷是什么呢?中元節是什么意思呢?中元節祭祀的含義是什么呢?
中元節是什么節日由來介紹
中元節釋義:指農歷七月十五日,舊俗有燒衣包、祭祀亡故親人等活動。
中元節又稱鬼節、七月半、少數地區也叫亡人節。是古代節日三元之一,正月十五上元節,慶賀正月元宵。七月十五中元節,祭祀先祖。十月十五下元節也是寒食節,紀念古代先賢每年七月十五的中元節,是我國主祭祀的傳統節日。
它與寒食節、清明節合稱我國古代的三大鬼節,每年主要集中在在農歷的七月十五這天舉行祭祀活動,但時間并不是固定的,在我國的南方地區,人們也有在七月十四祭祀的傳統。也有一些地方從七月初就開始祭祖的儀式,在夜里將祖先接引回家中,然后一日三頓茶飯的供奉直到七月結束。
相傳,農歷的七月初一鬼門大開,閻羅王特許陰間的鬼魂會回到陽間接受后人的祭,而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就會飄蕩在人間尋找食物。民間信仰祖宗崇拜,相信在中元節期間祖先會返回陽間的家中看望子孫后代。因此,民間會在中元節,祭祀先人,超度亡魂。
中元節的來歷和傳說故事
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國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
這一天同時也是佛 教 的 盂 蘭 盆 節 ,盂 蘭 盆 節 的由來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目蓮救母」的故事:
目蓮是佛祖的弟子,他的母親因為生性貪婪惡毒,死后被打入輪回中的餓鬼道,永不得超生。目蓮為了解救母親,就在農歷 7/15時廣造「盂蘭盆會」,讓地獄里的孤魂野鬼享用盆里的食物,為母親贖罪,使母親能夠超渡。后來每到7/15這一天,佛家們就會做「盂蘭盆會」,以五果供奉佛、僧,解救在陰間受苦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