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中國歲時風俗,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乞巧節的時間具體是幾月幾日呢?在中國乞巧節過后是哪個傳統節日呢?
乞巧節是幾月幾日農歷
農歷七月初七
農歷七月七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是流行于中國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
七夕乞巧,最早起源于中國漢代,其起源于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后被賦予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極具浪漫色彩的節日之一。婦女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陳列花果、女紅等習俗。遠傳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
乞巧節時間哪一天
乞巧節過后的傳統節日是什么
乞巧節過后是農歷七月十五的中元節。
中元節俗稱亡人節、七月半,是我國古代傳統節日,與清明節、寒衣節并稱為三大鬼節。起于北魏的中元節迄今已千年有余,在這一天,放燈讓鬼魂得以轉世的習俗時代承襲,并在發展過程中融入了時代特色。
而在佛家的說法里,七月半這天要感恩報答父母的生長養育之恩。因此在中元節這天,一死一生,既可以寄托對逝去之人的哀思,又讓人謹記父母的恩德。
相關閱讀:
七夕節的風俗習俗有哪些 七夕節的傳統習慣是什么50字簡短介紹
七夕最浪漫的6大禮物排行榜 2019七夕送什么禮物給女友男友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