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風俗簡介50字
清明節源于上古時候的春祭活動,中國祭祀文化和清明節這一時段的氣候特點是其形成的兩大原因,發展至今其習俗在各地稍有不同,大致包括明掃墓祭祖、禁火與寒食、踏青郊游、蕩秋千、插柳、植樹、放風箏等。
清明風俗簡介60字
清明節的習俗是:蕩秋千、踏青、植物、戴柳等。
1.蕩秋千。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
2.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
3.植樹。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
4.戴柳。清明戴柳,有將柳枝編成圓圈戴在頭上者,也有將嫩柳枝刮結成花朵而插于頭髻者,還有直接將柳枝插于頭髻者,有辟邪功用,后世又有“紀年華”之遺俗,表現出對青春年華的珍惜與留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英國風俗禁忌有哪些?英國傳統節日及習俗盤2018-04-0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