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冬季的第五個節氣,小寒到大寒正值三九,這也就意味著一年中出門就凍成狗的日子來了,因此有“小寒大寒,凍成一團”的說法。每個節氣都有特定的習俗,而這些習俗很多又體現在傳統食物上,那么 ,你知道小寒應該吃什么傳統食物嗎?
小寒吃什么傳統食物好
糯米飯
廣東人在小寒這天要吃糯米飯。這主要是小寒正處隆冬,要食用一些溫熱性食物以抵御嚴寒,而糯米性溫,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的功效,對脾胃虛寒有較好的補益效果,冬季適量食用糯米可以起到御寒保暖效果。
糯米飯各地的做法也不一樣,有咸有甜,廣東人做糯米飯必定少不了臘腸、臘肉,這兩樣東西是整鍋糯米飯的靈魂。具體做法:
1、糯米洗凈用清水浸泡2小時,如果趕時間就用熱水浸泡;
2、臘腸、臘肉洗凈切成丁,冬菇泡發后切粒,胡蘿卜切丁,香菜切段;
3、蝦米洗凈泡一下;
4、干花生米炒熟;
5、適量大米洗凈與浸泡的糯米混和在一起,加入炒熟的花生米、臘腸、臘肉、冬菇、胡蘿卜、蝦米,加適量水,放入電飯煲或電壓力鍋煮熟。
6、放氣后揭開蓋子,加入香菜段,用飯勺把所有食材攪拌均勻,一鍋香噴噴的糯米飯就做好了。
臘八粥
一般來說,小寒跟臘八節很接近,所以,很多地方在小寒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的食材很多,主要有糯米、大米、黑米、紅豆、花生、小米、板栗、葡萄干、桂圓、蓮子、紅糖、堅果碎等,南、北方所用食材和口感不盡相同。在小寒這樣寒冷的節氣吃一碗食材豐富的熱粥,既能提振食欲,還能暖胃驅寒,起到驅寒消寒的效果。
雞湯
小寒節氣在三九時節,民間有“逢九一只雞,來年好身體”的說法。中醫認為,雞肉性溫,含有大量維生素和優質蛋白,脂肪含量低,而且很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雞肉的營養價值高于紅肉,醫學研究證實,吃雞肉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冬季吃雞肉不僅能為身體提供豐富的營養,還能有效抵御寒冷,又不會滋生內火,是冬季滋補佳品。雞肉的做法很多,但燉煮吃肉喝湯是最滋補的吃法。
菜飯
到了小寒,南京人通常要吃菜飯,但內容并不相同。古時貧寒人家是用油鹽和青菜煮米飯,而條件好的則用香腸、咸肉、板鴨丁和糯米,再剁一點生姜碎一起煮。菜飯中糯米溫中補氣、健脾暖胃,生姜則有溫中散寒、發汗解表的作用,二者一起食用可以增強機體御寒抗邪的能力。
黃芽菜
小寒吃黃芽菜是舊時天津特有的習俗。黃芽菜是用白菜芽做的。將白菜收割后去掉莖葉,只保留菜心,再用糞肥覆蓋,過半個月取出來吃,非常鮮脆。舊時物質貧乏,人們用黃芽菜來彌補冬季時令蔬菜匱乏。
小寒節氣滋補養生食物水果推薦
1、蓮藕
在寒冬時節,正是鮮藕上市的時候。冬季的天氣干燥,所以吃些藕,能夠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
2、花生
花生可以醒脾和胃,而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各種礦物質,可以起到增強記憶、抗老化、延緩腦功能衰退以及美容養顏的功效。
花生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體內膽固醇含量,減少高血壓、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幾率。
3、山藥
山藥是很滋補的,不僅有“神仙之食”的美譽,還有食物藥品的功效。
山藥能有效的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從而預防心血管疾病,并且有有延年益壽的功效。老人家多吃山藥也是有好處的。
4、墨魚
關于吃肉,民間一直有“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的,兩條腿的不如沒腿的”的這種說法。
墨魚營養豐富,而且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滋補食品;吃墨魚是很不錯的選擇。
5、百合
百合味甘微苦、性平,百合的營養成分豐富,有蛋白質、維生素、還有胡蘿卜素等等營養成分,還有一些特殊的有效成分,比如淀粉、多糖、果膠、多種生物堿等。
百合對抑制癌細胞增生有一定的療效,給癌癥患者喝百合粥是有很大好處的。
6、黃酒
黃酒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了,黃酒還含較高的功能性低聚糖。喝黃酒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這種功效是葡萄酒、啤酒所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