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志著仲春時節的開始;太陽到達黃經345°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驚蟄是什么意思
2018年驚蟄是什么時候幾月幾號
2018年3月5日
驚蟄的含義意思是什么
驚蟄,原本稱為“啟蟄”。古人稱動物入冬藏伏于土中冬眠,不飲不食,為“蟄”,“割房霜為匕,天寒百蟲蟄”。“啟”是開啟的意思,隨著氣溫升高,泥土變得松軟,冬眠的蟲類感受到春天的陽和之氣,打破原來的蟄伏狀態,從土中鉆出來活動,這就是“啟蟄”。西漢第六代皇帝漢景帝的名字叫“劉啟”,為了避諱漢景帝,改“啟蟄”為“驚蟄”,沿用至今。[驚蟄節氣吃什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釋驚蟄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驚蟄后,春進入溫風如酒、春陽如沐、春云如笑的醉人階段。一夜春雷百蟄空,萬物都開始進入爭春鬧春的春喧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