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山白云洞風景名勝區,位于河北省臨城縣中部,北距石家莊市80公里,距北京市350公里,距天津市450公里,西距太原市320公里,南距邢臺市50公里,東去16公里有京廣鐵路、107國道和京深高速公路。她西依巍巍太行,東鄰一望無際的華北大平原,所處位置,優越無比。
崆山白云洞風景名勝區包括白云洞、岐山湖、天合山、小天池和古文物等五個景區,是集山、水、洞、林、文物為一體的方圓250平方公里的綜合性旅游區。
崆山白云洞形成于5億年前的中寒武紀,是我國北方一處難得的巖溶洞穴景觀,現已初步探明并開發開放了五個洞廳,游線全長4000米,最大洞廳約2170平方米,主要景點200多處。在已探明開放的五個洞廳中,洞洞連環,廳廳套接,依據其氛圍景象之不同,將五個洞廳依次命名為“人間”、“天堂”、“地府”、“龍宮”、“迷樂”。
第一洞廳“人間”寬敞宏大,有山有水,一片人間和平景象;第二洞廳“天堂”垂簾懸幕,富麗堂皇,猶如天堂;第三洞廳“地府”怪石林立,陰森恐怖,頗似想象中的地府。第四洞廳“龍宮”樹枝珠串、水潭密布,很像龍宮。洞內巖溶造型齊全,單位面積景觀密集,風景形態瑰麗多彩,原始本底保存完好。;第五洞廳“迷樂”怪石嶙峋,曲折迂回,別有洞天。
五個洞廳景觀各異,各有特色。整個封閉空間都充滿了琳瑯滿目、色彩斑斕的石鐘乳、石筍、石幔、石簾、石瀑布、石簾花等碳酸鹽造型,其中網狀卷曲的“節外生枝”、“線型石管”、形態奇麗的牛肺狀“彩色石幔”、石簾、晶瑩如珠的石葡萄、石珍珠等,在國內其它溶洞中是極其罕見的。洞內的擬人物擬景物多達109處。景觀的體量大小不一,大體量的有石柱、石幕、石瀑布、石平臺等。最大的石柱周長達4。3米,頂天立地,蔚為壯觀。最大的石幕寬達8米,而最小的景觀石針,直徑僅有幾毫米。還有造型奇特、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鸚鵡石、雄獅等。整個溶洞景觀給人以形態美、線條美、空間美等多種藝術享受,被國內外洞穴專家益為“北方奇觀”、“地下巖溶博物館”、“世界喀斯特風景洞穴世博園”。崆山山脊的古溶洞石筍基群堪稱“世界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