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訊 “我買了40斤的龍蝦,后來放到公平秤上一稱,卻發現只有34斤重。這家海鮮店也實在太黑心了!”昨天,家住象山丹東街道的周先生說起購買海鮮的經歷仍心有余悸。
前幾天,周先生到象山汪家河市場相鄰的龍蝦店和寶蟹店分別購買了20公斤龍蝦、17.3公斤鮑魚、19公斤石斑魚、23.5公斤大包蟹、11公斤小寶蟹和其它一些水產品、咸貨輔料,共花了2萬多元。正當周先生在龍蝦店內打算付錢時,一旁幫忙采購的小舅子一時興起跳到店中的電子秤上稱體重,結果突然發現自己的體重重了將近15公斤!周先生覺得不對勁了,便試著把從龍蝦店內購買那批鮑魚搬到隔壁的寶蟹店里過秤,結果發現17.3公斤的鮑魚只有16.1公斤。
兩家電子秤的嚴重偏差讓周先生心存疑慮,他把龍蝦和鮑魚都拿到汪家河市場的公平秤去復秤。而復秤的結果,則讓周先生大跌眼鏡:店里稱時為20公斤的龍蝦的真實重量僅為17公斤,而17.3公斤鮑魚的真實重量也僅為14.2公斤。
周先生當時購買這批龍蝦的價格為326元/公斤,鮑魚的價格為130元/公斤。據此,周先生一算,由于商家電子秤的貓膩,僅買龍蝦和鮑魚,周先生就要損失1400來元錢。
根據周先生舉報,象山當地工商人員迅速對這兩家海鮮店店主進行了調查詢問。在事實面前,兩家店的店主對自己缺斤短兩的經營行為供認不諱,并向工商人員道出了電子秤其中的貓膩。原來,在電子秤開機狀態下,只要通過特殊的按鍵操作,就可以讓電子秤進入作弊狀態,可以在無聲無息中增加重量,而只要電子秤關機重啟,就可以恢復正常。
“我們有時為了做成生意,同意消費者還下的價格而又不想虧損,才出此下策。”海鮮店店主向執法人員解釋:龍蝦、鮑魚等活鮮海產品進貨價格高,加之運費和損耗,正常銷售的利潤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高。
目前,象山工商部門對這兩家海鮮店作出了立案查處的決定。同時提醒廣大消費者,在市場中購買高檔海鮮水產品時,應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如果懷疑缺斤短兩,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到市場里的公平秤上進行復秤。而如果發現缺斤短兩情況,則應及時向工商部門或市場管理部門投訴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