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菌種類繁多,可食用的占少部分,它們不單是餐桌上獨特的營養美食,多數更是珍貴的藥材,對身體有滋補和調養的功效。每年到了菌生季節,很多人會親自到山里采摘野生菌,認識野生菌就非常有必要了。
秋季必試野生菌
黑松露:
是塊菌的一種,又因為那個小豬找菌的真實事件,被稱為“豬拱菌”,是世界上公認的最為名貴的一種野生菌,尤其是在歐洲餐桌上,被稱為食物中的黑鉆石。
羊肚菌:
因為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有素中之葷的美譽。可與多種肉類的營養相當,被譽為蘑菇之王。
松茸:
以云南來說,松茸的出口量相當龐大,尤其是出口日本。松茸分級非常復雜,從1級別到P級別四個級別,每個級別又分很多類。吃松茸最棒的方法就是切片不蘸任何作料,直接吃,口腔里香氣回繞。
蟲草:
冬蟲夏草說起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是名貴的滋補型中藥材,價值頗高。
青頭菌:
色澤十分獨特,青色的菌頭十分討巧可愛,味道微甜,顏色雖然獨特但并沒有毒,可以明目瀉肝火。
干巴菌:
生于山林松樹間,外貌雖不好,但口感極佳,有一種好似牛肉干的滋味,菌肉韌性很高,微干,越嚼越香。
雞樅:
生于白螞窩之上,肉厚實,口感脆甜,與雞肉相似。新鮮度高的雞樅可以先從生吃開始,有種沖到大腦的清香味。除了鮮食還可以晾曬后炒制,雞樅含磷量高,可以補充身體所需的磷元素。
虎掌菌:
古時候,是王朝納貢的貢品之一,生長在高山懸崖的草叢深處,具有很高的抗癌功效。
注意事項
1.入菜時,選擇已經被確認為可食用的野生菌品種。
2.要選擇在優質條件下生長成熟潔凈的野生菌。
3.切勿大量食用,一次最好只吃3-4種。
4.第一次食用某種菌,甚至是熟知的優質菌種,也要適量。
5.不要嘗試沒有見過的品種,避免菌中毒。
環球皆愛野生菌
各地都在尋找最好的入菜野生菌,這也成為生活的樂趣之一。例如在美國,今年10月15日-16日由“皮吉特灣的真菌學會(PSMS)藝術委員”舉辦的第48屆野生菌展覽,這是全美最大的野生菌展覽,會有200多種野生菌的一一呈現,最重要的是味覺體驗的過程,活動邀請了西雅圖最優秀的廚師呈現菌子盛宴。又如在英國,有個最大的野生菌愛好者俱樂部,他們吸引著各地野生菌愛好者加入,大家結隊去戶外發現和采摘野生菌,更有駐地專家Geoff Dann開設培訓課如何尋找野生菌,大家將所見寫成日記,發在網站上,樂趣頗多。而在國內,每年野生菌季節一到,很多玩家也會扎到云南去,跟著當地人一起上山尋菌。
汽鍋雞樅帽
汽鍋雞是云南最具特色的美味之一,名氣享譽中外。汽鍋源于當地人的發明,用建水陶制作出來,中心有嘴兒,在烹制的時候,汽鍋之外放一只裝睡的湯鍋,隔水蒸汽的方式烹煮,湯汁全部為蒸汽凝結。這道菜也運用這種烹制方式,選用新鮮雞樅菌的頂帽部分入菜,將最鮮香的味道呈現出來。
嬌羞含蓄的鮮滋味
野生菌很像少女,它們形態各異,姿色頗豐,艷麗的、清雅的、高挑的、玲瓏的,有的香氣四溢,有的清香撲鼻。不過,對于食用來說,色澤越艷麗的野生菌越是不可以食用的,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大多數的野生菌都生長在海拔幾千米的地方,雨水充沛,環境清幽,它們帶著超凡脫俗的氣質,是視覺和味覺的雙重食材。世界各地,均有野生菌入菜的傳統,中國則以云南為主。
鮮桃仁爆雞油菌
雞油菌在秋天生長,世界上最好的雞油菌長在東歐和俄羅斯,而在德國也很主流,和著名的德國香腸一樣受人歡迎。雞油菌帶著杏香味,做法十分豐富,歐洲常常會將他加入香草等最大限度地烹調出它獨特的香味。而中國產自云南的雞油菌做法也頗具特色,久燉做湯,或是像這道一樣,和新鮮核桃仁及時蔬一起炒制。
采摘新鮮好菌
盛夏過后,菌子的芳香氣息飄散出來,我們幻想過切片的鮮菌直接蘸著甜酸汁入口的原汁原味;幻想焗鮮菌的美妙奶香,幻想濃香醬調的菌菜……菌食的就是這秋季的鮮,在野生菌產地,沾著泥土和露水的菌子的模樣甚是可愛,在水中沖洗下就下鍋做著吃。聽云南當地人說,作為地道的菌子王國的人,只要聞聞味道就能知道菌的種類,足見在生產野生菌的地方,人們都被耳濡目染地具有相當專業的辨菌能力。記得當年在云南的時候,跟著當地青年去摘菌,在屋后的山里,發覺帶著水汽的新鮮山菌,跟著他們一起,選菌、識菌,像模像樣地采幾只,跟著他們給菌子稍作清洗,有的拿起來就能直接吃。不過,雖然現在不能身處云南菌都,但也能吃到空運而至的菌,不失為一大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