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明德坐牢時獲和平獎提名
近幾十年來,臺灣還有不少人獲得諾獎的提名,像文學大師林語堂、知名作家李敖都曾獲得提名,參與角逐諾貝爾文學獎。1975年,即林語堂去世的前一年,他憑借《京華煙云》獲得提名;而李敖則是在2000年以小說《北京法源寺》獲得提名。談到自己曾獲諾獎提名,李敖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謙虛地說,“那根本不算什么,世界上很多大學的文學教授和語言學教授都有提名資格,瑞典文學院每年都會收到數百個提名。”對于最終沒能獲獎,李敖似乎仍耿耿于懷,他痛批諾獎評委會有偏見。
至于諾貝爾和平獎,得獎雖然不易,但獲得提名也不困難。據臺媒披露,已知臺灣第一位獲提名角逐和平獎者,是1983年的施明德,當時他仍因“美麗島事件”在獄中服刑,推薦人是波蘭團結工聯領袖華勒沙。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慈濟功德會的證嚴法師、佛光山的星云法師也曾先后獲得提名。
令人頗感意外的是,聲名狼藉的李登輝曾三度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分別在1996年、1998年、1999年,不過都沒獲獎。李敖當選民代后曾爆料,當時李登輝為了爭取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1996年),由安全部門花費44萬美元,透過美國公關公司進行包裝,塑造其“和平締造者”的形象,當時策略之一,就是提名諾貝爾和平獎。李登輝的這段經歷,后來也曾被陳水扁拿來調侃、諷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