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剛剛過去的“雙十演講”中再次揚言“不屈服于大陸壓力”,同時卻又聲稱“不想對抗”、“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對于這樣充滿自相矛盾的語言,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杰12日在臺灣“中時電子報”撰寫題為《假善意掩蓋不了真對抗》的文章,戳穿了蔡英文借釋放“釋放善意”為名,實則大搞兩岸對抗的意圖。
文章指,蔡英文“執政”左支右絀,民調陷于死亡交叉,彷徨無助中轉向深綠取暖,在資源分配、政策路線上向“獨派”靠攏,撕下“善意”偽裝,說出“力抗中國壓力”之語,損及原先兩岸規劃,引發臺灣非獨勢力、大陸強烈不滿,美方也高度警惕。
自“5·20”到“雙十”,蔡英文先后6次正式發表其兩岸主張,其中包括3次接受外國媒體采訪,1次致函民進黨員。每次都是在重彈老調后兜圈子,以談判手法討價還價,裝無辜,取悅美方,有損領導人的格局與高度。蔡英文的盤算在于以最小妥協、甚至無代價而謀求大陸最大讓步,甚至放棄“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底線。
此前蔡英文兩岸政策要點,主要在于:“維持兩岸現狀”,“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珍惜維護兩岸交流協商互動成果”、“憲法論”、“執政黨對話論”、“區域合作論”、“民主民意論”、“共同責任論”等。上述屬于善意的包裝,以便其度過上臺初期的危險期。在雙十講話前夕,蔡英文就ICAO(國際民航組織)事件公開責難大陸,民進黨黨慶時公然要“力抗中國壓力”,暴露其隱藏已久的“反中”本質。
倪永杰認為,蔡的“雙十講話”猶如文字游戲。蔡依然采取老調與新把戲混合手法,呈現善意及對抗的雙重面目,重點在于“四不”與“什么都可以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