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中國桌游品牌發展史,狼人殺橫空出世正當時
在中國桌游品牌的發展史上,狼人殺并不是最早一批的爆款游戲,但自從狼人殺出現后,提及桌游大家不得不想到狼人殺。
桌游根據字面解釋就是桌面游戲,在英文原文中是board game,也被稱作版圖游戲。它是一種在桌面上展開的游戲,可以泛指諸如棋類、牌類、益智游戲等以至于如沙盤推演的戰棋、談判游戲等。
桌游歷史其實非常久遠,在MERKNERA埃及法老古墓中我們發現了SENET,是現在公認最古老的桌面游戲。而我國古代的圍棋、象棋、雙陸和六博也可以被納入桌面游戲的范疇。
作為一種智力游戲,桌游在中國市場的首秀與大學生和白領群體緊密相關。2006 年,中國傳媒大學的大二學生黃愷根據美國桌面游戲《bang!》(殺人紙牌)設計出一款桌游,并命名為三國殺,注冊了商標,進行品牌化經營。作為一款玩法多樣的社交游戲,《三國殺》品牌很快在大學里流行起來,它的誕生讓許多中國年輕人開始接觸到桌游這種娛樂方式。 2007 年,黃愷和兩個朋友合伙成立了游卡桌游工作室,開始專門從事《三國殺》桌面游戲售賣推廣。通過網絡銷售和線下代理等方式售賣,《三國殺》品牌在大學生群體里得到廣泛流行,并被視為年輕一代線下社交的全新形式。 直至《三國殺》最火爆的 2010 年,這套卡牌已經累計售出 100 萬套。但是,它所代表的社交屬性和攢局文化并沒有被廣泛傳播開來。
在《三國殺》品牌剛剛興起的 2008 年,游卡就開始授權邊鋒開發三國殺線上產品《三國殺Online》,迅速將《三國殺》玩家引入對時空要求較低的線上。同時就在這一年,隨著《三國殺》品牌的崛起,中國的桌游市場也在崛起,一時間各種桌游吧拔地而起,殺人類游戲尤其火爆。
2009年,借著三國殺的熱潮,北京大魔王桌游俱樂部設計出版了以西方狼人文化為背景的桌面游戲,并對其命名稱狼人殺進行商標注冊,同時進行了商業化的推介與游戲品牌的運營。相信玩過殺人游戲的玩家都不陌生,狼人殺產品的游戲機制與殺人游戲機制類似,其核心都是以玩家的語言描述來分析判斷其他玩家身份的策略類桌面游戲。雖然同屬于殺人游戲玩法,和《天黑請閉眼》以現代社會職業背景不同,《狼人殺》的西方狼人文化背景似乎更受玩家歡迎。2010年,北京大魔王桌游俱樂部創建了“狼人殺”品牌的百度詞條。至此,“狼人殺”這一桌面游戲產品開始進入更多的桌游玩家視野。
為狼人殺正名,線上線下如火如荼
2015年底,西安云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大魔王桌游的授權下基于微信公眾賬號開發了一款“狼人殺”的在線游戲產品。該平臺招募上萬名認證的法官,一經推出便迅速累積了100多萬注冊用戶。面對如此快速增長的用戶,西安云睿也對大魔王桌游俱樂部關于“狼人殺”的相關知識產權展開了收購,同時也對狼人殺卡牌進行了一次最大規模的美術改版。隨后西安云睿網絡公司在京東平臺上推出的《狼人殺》新版卡牌眾籌很快超過了140萬人民幣,并于2017年底獲得了網易公司的戰略投資,其所研發的《狼人殺》APP也轉由網易獨家代理。至此,狼人殺這一曾經看似被三國殺淹沒的桌面游戲品牌,在經歷了實體卡牌、微信線上、手機APP這一長達8年曲折的發展中,終于開始煥發它的勃勃生機。
2018年12月初,由網易游戲和狼人殺官方主辦的狼人殺頂級聯賽WPL(狼人殺英雄聯賽)在武漢圓滿落幕,賽事參與人數、觀看直播人次累計破千萬。狼人殺品牌用數據和影響力再次證明其成為繼三國殺品牌之后的又一款國民級桌游產品,也不得不說狼人殺品牌的再次出現是中國桌游發展史上的重大轉折點。從《強手棋》、《飛行棋》,到《UNO牌》、《三國殺》、《狼人殺》,三十年間中國一直都有一款“桌游”品牌站在大眾視野中。但從中國桌游發展史上來看,中國一直不缺乏桌游成長的土壤,唯獨缺的只是創造力。盡管《三國殺》、《狼人殺》品牌經過運營都成功形成了自己的市場和追隨者,但其游戲的核心機制都不難看出來是源于國外一些成熟桌游的核心玩法。
不過雖然中國缺少歐美國家那樣的桌游環境與文化的積淀,但通過三國殺、狼人殺等游戲品牌在中國的成功,桌游熱度已經點燃,不斷的有創作者加入到桌游研發的團隊里來,出品了諸如《古董局中局》《海洋公園》等多種玩法的桌游產品。也許未來的中國桌游在原創作品里,會像中國電影市場需要張藝謀老師的《英雄》打開商業電影的新格局一樣,出現更多國人原創的爆發性作品。因為原創品牌的生產力和孵化環境才是決定中國桌游未來取勝的關鍵所在,正如桌游設計大師RK說:“現在是個獨一無二的時機,我的感覺是中國現在的桌游市場就像九十年代的德國,很多人投入這個行業,有很多出版商,他們為市場帶來游戲。政策上也有把一孩政策放寬,游戲的適齡人口會有很大的成長。”
在此小編也期待有更多優秀的本土桌游品牌出現,能像三國殺和狼人殺一樣一起把桌游市場的星星之火,燒成燎原之勢。同時也相信隨著年輕一代用戶的不斷加入,中國的桌游市場將會迎來更加穩步而又持久的發展局面,未來會成功把桌游文化滲透到更多的中國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