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在石獅市自然資源局、泉州市觀鳥學會相關負責人的指導下,十余位施工人員走進位于峽谷旅游路的栗喉蜂虎棲息地,正式啟動該棲息地保護修復項目。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泉州地區首次對栗喉蜂虎棲息地進行保護性修復。
栗喉蜂虎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素有“中國最美小鳥”之稱。2022年5月初,泉州市觀鳥學會相關人員在峽谷旅游路(永寧鎮后桿柄村段)首次監測到栗喉蜂虎繁殖。通過持續觀測,栗喉蜂虎已連續三年來此筑巢繁殖,且繁殖數量逐年攀升,其中2024年的繁殖總數超過200只。經福建省野生動植物與濕地資源監測中心、泉州觀鳥學會等相關部門及專業組織確認,石獅峽谷旅游路的栗喉蜂虎棲息地是目前已知的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緯度最北的繁殖地。
“栗喉蜂虎對棲息地的選擇非常挑剔,這就要求保護這些特定生態環境的完整性。”泉州市觀鳥學會會長吳軻朝指出,栗喉蜂虎在繁殖中具有棲息地忠實性,若前一季繁殖成功,則隔年栗喉蜂虎會傾向回原營巢繁殖,但較少選擇舊巢或半舊巢,偏好新形成的斷崖。因此,如何做好現有崖壁的清理和修復,是影響栗喉蜂虎來年是否繼續回石獅營巢的重要因素。“栗喉蜂虎的棲息是生態環境健康的重要指標,對維護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市自然資源局林業資源站站長顏明華表示,為進一步加強對石獅峽谷旅游路栗喉蜂虎棲息地的保護與監測,擴大栗喉蜂虎種群數量,2024年7月,市自然資源局組織前往廈門栗喉蜂虎保護區交流學習,并委托福建省林業勘察設計院編制《石獅市栗喉蜂虎保護規劃(2025—2029年)》(以下簡稱《規劃》)。
按照《規劃》,今年2月,市自然資源局作為行業指導,永寧鎮政府作為屬地政府,委托泉州市觀鳥學會開展栗喉蜂虎棲息地保護修復項目。“栗喉蜂虎一般在4月份飛抵石獅筑巢,所以整個保護修復工程將在栗喉蜂虎非繁殖季節開展并完工。”吳軻朝指出,保護修復項目內容主要工作是檢測和清理栗喉蜂虎舊巢穴內的食物殘渣、排泄物等,并消除病菌。然后,選擇暫未被作為巢穴的周邊土崖相似土質土壤對巢穴進行回填,確保巢穴含沙量與原有巢穴一致或相近,從而保證今年能夠再次吸引栗喉蜂虎來此筑巢、繁殖、生活。清理巢穴的同時,施工人員還將對巢穴周邊環境進行整治,主要包括清理巢穴所在土崖基部的植被、土崖周邊雜亂碎石等,防止蛇、鼠等栗喉蜂虎主要天敵藏匿其中,對栗喉蜂虎繁殖造成干擾和破壞。
下一步,市自然資源局將聯合屬地政府持續加強對栗喉蜂虎棲息地、繁殖區的修復,為“中國最美小鳥”打造生態家園,同時加強對栗喉蜂虎生態學、棲息地、覓食區域的監測,增強社會大眾對栗喉蜂虎生態保護科普宣教的意識,并將其作為礦山生態修復的新方式,打造石獅生態新名片。
(記者 林富榕 林恩炳 顏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