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關于表彰2021—2022年度全國法院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石獅法院湖濱法庭榜上有名,獲評全國法院先進集體。這一先進集體是怎么煉成的呢?
打造“前哨式”多元解紛站
織起“一公里訴源治理網”
據悉,湖濱法庭前移關口防“未病”,推行“一法官掛鉤一村(社區)”模式,黨員法官定期深入村居訪民情、察苗頭、防糾紛、化矛盾,就地參與指導化解糾紛。積極協助村(社區)建立基層調解組織、完善調解制度、加強調解培訓,同時提供上門立案、調解、司法確認等“一條龍”解紛服務,實行調解確認零收費,真正將解紛窗口下沉到群眾家門口;聯動各方除“微病”,深化落實“法庭+部門+行業協會”聯動機制,與鄉鎮黨委、司法所、工青婦組織等建立訴調對接工作制度,配備專職法官調解員,吸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陽光太太等多方人員參與糾紛調處,聘請退伍老兵吳文良作為特邀調解員駐庭辦公,形成“內部專職、外部特邀、內外聯合”多元調解模式;創新機制治“已病”,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在訴訟服務大廳增設訴調對接窗口,實行調解前置程序,嚴格訴調對接工作運行流程,形成“調裁對接、繁簡分流、簡案快辦、繁案精審”的多層次解紛格局,引導矛盾糾紛向訴外有效分流、在訴內高效化解。
打造“智慧式”司法便民站
建起“半小時訴訟服務圈”
湖濱法庭持續深化“一站式”訴訟服務大廳建設,建成網上服務平臺、掌上微法院、訴訟服務熱線等在線平臺,集聚訴前調解、訴訟引導、登記立案、涉訴信訪等事務“一門全辦、跨域通辦”,依托100%隨案生成的電子卷宗創新推行無紙化辦案模式,讓當事人享受到“掌上查檔”“指尖閱卷”的訴訟便利,推進指尖上訴訟暖民心;以特色審判擦亮人民法庭司法為民底色,針對勞動者維權需求,探索成立泉州首個“勞動法庭”,創新“一二三四”勞動爭議化解法,勞動糾紛一體化處置模式獲省總工會、省法院領導批示肯定;針對物業糾紛持續增長態勢,法庭創新“三零三聯”物業糾紛化解法,依托在市物業管理站成立的“物業巡回法庭”,推進物業糾紛多層分流、多元化解、多方聯治,推進專業化審判解民憂;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組建蒲公英普法志愿者隊伍,聚焦群眾關切的勞動保障、物業服務、婦女維權等熱點,定制法官講堂、法律咨詢、普法手冊等“個性化普法套餐”,綜合運用導訴服務、巡回審判、庭審直播、判后答疑等方式,以精品庭審、精品文書、精品案例等開展釋法析理,精準滿足不同群體的司法需求,零距離普法惠民生。
(記者 楊德華 通訊員 林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