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溫暖有愛的城市,總少不了這樣一群人,他們用一次次的暖心服務凝聚正能量,引領文明新風尚。他們來自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崗位;他們中有頭發花白的老者,也有朝氣蓬勃的學生;他們共同踐行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他們就是活躍在石獅各個角落的志愿者。
12月22日下午4時多,市民陳女士準時出現在石獅市第三實驗小學的校門口。穿上熒光綠色的馬甲,拿起“文明交通 注意安全”的勸導牌,陳女士作為家長志愿者準時“上崗”護學。其實在每天的上下學時段,大家總能在石獅各中小學校門口的路段見到這群特別的身影,他們通常身穿紅色或熒光綠色馬甲,手持小紅旗和文明交通勸導牌,與交警、學校教師攜手疏導交通,守護學生上下學安全,他們就是來自各個學校的家長志愿者。記者了解到,石獅有多所學校組建了家長志愿者服務隊伍,熱心家長們積極參與,為孩子們撐起一片安全暢通的交通環境。
市民陳女士今年剛剛加入家長志愿者的隊伍,在她看來,這個小小的“護學”舉動,給自己帶來了大大的滿足。“孩子在跟你道謝的時候,心里會有一種責任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市民蘇先生參加了近兩年的文明交通志愿活動,他認為這個文明舉動不僅可以營造更好的交通環境,也能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
在石獅的街頭,你還能看到由六旬老人組成的公共文明引導志愿者。無論寒冬酷暑,每天下午四時,他們準時出現在石獅各大主要路口開展交通文明引導工作。他們當中,有退休的老師,有四項全能的運動愛好者,還有普通的家庭婦女,他們用無私大愛,揮舞出了“最美夕陽”。
在石獅,志愿者的身影無處不在。他們或是深入街頭巷尾宣傳安全知識,或在展會現場提供引導服務,或走進村居開展普法宣傳,或徒步海岸線開展凈灘行動,或化身“故事媽媽”賦能公益親子閱讀,或變成“陽光太太”傳遞愛心力量……他們用青春和熱血,默默奉獻,溫暖著石獅這座城市。
微光成炬,文明成景。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在“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注冊志愿者達12.7萬人,注冊志愿隊伍750支,全年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1000余場次。近年來,依托石獅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各領域、各戰線的志愿者們著眼于群眾所需、所盼、所想,積極投身志愿服務,開展幫困助貧、文化展示、便民服務等,加強志愿服務全域化、常態化、精準化、智能化、品牌化,全力實現文明實踐廣覆蓋、能落地、可推廣、有實效。他們將服務的觸角延伸到石獅的每一個角落,也讓文明的種子在石獅這片大地上生根發芽。
(記者 肖容濱/文 郭雅霞/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