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首個啟動建設的村級僑史館下宅村僑史館各項布展工作已接近尾聲。近日,與之相配套的僑親文化公園、霞光北路拓寬等周邊景觀提升工程正式啟動建設。
12月7日,記者在下宅村入村主干道霞光北路看到,道路兩側原先種植的樹木已經被合理移植到村里的各座公園。道路兩側將各拓寬1米,建成一條寬度超過8米的水泥村道,滿足大客車的通行需求。沿著道路前行數百米,一棟糅合閩南和西式建筑元素的5層樓映入眼簾,這就是下宅村僑史館的所在地。工人們正在清理該館的衛生,做好開館前的各項準備工作。距離僑史館約200米的一處荒地已經被石欄桿圍了起來,土地平整工作已完成,施工材料正在入場。這里就是正在施工中的僑親文化公園。
據下宅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蔡運河介紹,霞光北路拓寬之前是一條寬度約6米的村道,道路兩側還種了很多闊葉林,生長茂密,每當兩輛大型客車交會時,濃密的樹葉易遮擋視線,更因為道路狹窄,通行時一不小心都會刮到樹干。僑史館開館后,進出村莊的客車將會增多。村“兩委”多次商討,決定把道路拓寬工程納入僑史館周邊景觀提升工程。而僑親文化公園用地此前一直處于閑置荒廢的狀態,雜草叢生,衛生環境比較差。為了還村莊衛生死角的整潔并盤活土地資源,為村民增加一處運動健身的場所,村里決定將其改建為僑親文化公園,成為僑史館周邊的重要景觀。該公園占地約1500平方米,規劃僑親文化展示區、休閑區等。
據下宅村老年協會會長王向群介紹,僑史館周邊景觀提升項目預計總投資金額為50萬元。其中道路拓寬的建設基金由該村一位百歲老人捐資。老壽星積極響應移風易俗的村規民約,不僅簡辦生日宴,還把節省下來的10萬元捐給村老年協會,專款用于村公益。其余40萬元建設資金由旅港鄉賢莊紫祥捐贈。
今年5月永寧鎮下宅村被確定為泉州市推進傳統僑村保護開發試點村,是石獅市唯一入選的僑村。截至目前,下宅僑親捐資村公益超7000萬元。
(記者 洪亞男 李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