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為子女帶娃,子女卻說你的教育方式不對;每天買菜做飯,家人卻總說不好吃……步入中老年的您,對于生活中的這些不順心,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如何讓自己的晚年生活更有幸福感?“雙節”期間,記者在一些老年微信群里調查發現,不少老年朋友在家“充電”,開啟情緒管理線上學習模式,并期待用科學的情緒管理來“潤滑”自己的晚年生活。
管好情緒
可緩解家庭關系
“我的孩子我來管。”“不行,你對孩子不是動手就是發脾氣,我必須得管。”前段時間,因為外孫女的學習問題,60多歲的鄭女士和女兒發生了激烈爭吵。
其實這并不是鄭女士與女兒發生的第一次爭吵,由于不住在一起,孩子上學后,鄭女士每周一、三、五都會到女兒家幫忙接送上學的外孫女。對待外孫女,鄭女士更是疼愛有加。上學后,鄭女士認為孩子還小,不愛學習屬于正?,F象。對于鄭女士的這種教育理念,女兒深感無奈。很多次和鄭女士商量并達成協議,“關于孩子學習上的事,我們負責管,你不要插手管”,而鄭女士每次口頭上答應得好好的,卻在行動上做不到。
因兩代人教育觀念差異所產生的矛盾,相信在不少家庭中都上演過。怎么辦?“‘雙節’期間,女兒關注了幾個正面管教的課,我也跟著一起認真看了,我們都覺得受益匪淺。”鄭女士說,她也理解女兒的良苦用心,有時就是看到他們管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既然都是為了孩子好,我們老年人也要與時俱進,管好情緒,家庭才能和睦。”
學會接納
樂享幸福晚年
那么,如何讓老年人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呢?不少老年微信群的網友向記者吐露了心聲。年近六旬的李大姐告訴記者,前段時間,丈夫因家里長輩去世,很長一段時間走不出來。于是,她在網上搜尋了一些關于情緒管理線上課,并自己一條一條地試聽,一旦發現有適合丈夫心境的視頻,她就轉發給丈夫,希望幫助丈夫盡快從不好的情緒中走出來。
李大姐告訴記者,自己算是一個較樂觀的人,“我們這個年齡,其實已經歷了很多,生活中總會遇到很多不如人意的事情,這種時候,我們最需要的是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在李大姐看來,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對老年人的生活至關重要。她指出,老年朋友想要安享晚年生活,一定要記住這“三句話”。第一句話是“算了吧”;第二句話是“不要緊”;第三句話就是“一切都會過去的”。“生活就是這樣,沒有過不去的事情,只有過不去的心情。只有善于駕馭自己情緒和心態的人,才能獲得平靜,感受老年的幸福。”李大姐如是說道。
對此,有著一定情緒保健與管理經驗的蔡老師也十分認同李大姐的觀點。他指出,生活中,當老年朋友發現自己與子女的相處、對生活的期待都與預期不符時,一定要學會接納,接受與固有經驗不一致的觀念,嘗試接受新生活方式和新鮮事物。“老年人要學會情緒管理,要讓自身心理從原先的‘固化’到‘有彈性’地轉變,這樣才能讓自己的身心與當下生活相適應,從而樂享晚年。”
?。ㄓ浾?劉曉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