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解決“最后一公里”
“據我觀察,過去幾年我們在打‘大老虎’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央也高度重視。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基層腐敗現象還比較嚴重,原因在于黨內政治生活不正常,基層黨組織渙散,學習、開會走過場、走樣子。”竹立家說,另一個原因是對基層黨組織監督不力,“比如說對人情世故、親情等各種環境因素的監督形同虛設,特別是縣和縣以下的單位和機構。我個人一直認為,基層組織和群眾直接聯系,他們的作風、權力運行的規范化程度以及服務質量等,直接影響到黨和群眾的關系。因此,基層反腐是未來中國反腐的重點,需要每一個基層工作人員、每一個權力執行者真正用好手中的權力。
2016年以來,紀檢監察機關一直重視查處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2016年年初,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明確指出,“讓群眾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實際成果”。
2016年2月,中紀委官網發布每月通報:上月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125起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每月通報依次向社會公布查處的數據。
2016年8月1日,中紀委還對第一批重點督辦的9起扶貧領域典型案例進行了公開曝光。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還披露,2016年1月1日至8月29日,該網站公開曝光了扶貧領域突出問題325起。在325起典型案例中,“村官”是主要違紀群體。
在莊德水的評價中,2016年在營造不敢腐氛圍上,不管在高級領導干部層面,還是基層干部層面都頗見成效,營造不敢腐的氛圍使官員行為方面有所收斂、心理方面有所震懾。
“兩者的不同在于,他們權力所處的位置不一樣,高層領導干部本身受到的監督比較少,普通群眾可望不可及,很容易形成權力的庇護關系。基層領導干部的問題存在于,很容易形成個人專斷問題,利用制度和程序的漏洞來腐敗,另外基層干部受到更廣泛的人民群眾監督,所以基層干部比高層干部能更深地感受到反腐的威懾力,畢竟基層干部活動在第一線,與人民群眾接觸是最多的,所以基層領導干部不收斂、不收手的情況比以前有所改觀。”莊德水說。
“基層腐敗的治理是反腐敗漫漫征程中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關鍵的‘一公里’,是決定反腐敗能否贏得民心的‘一公里’,也是決定反腐能否最終取得勝利的‘一公里’。”杜治洲說。
據竹立家介紹,2016年最根本的工作是“兩學一做”,是基層開展比較普遍也是比較重視的工作,“但據我觀察,一些地方還是存在以會議傳達會議、文件傳達文件,走形式的問題。如何讓基層工作者真正把心放到服務群眾上來,是黨建面臨的重要工作。怎樣鼓勵基層黨組織、黨員干部用好手中的權力,真正為人民的利益負責,為公共利益負責,是我們急需破解的難題”。
在莊德水看來,從“拍蒼蠅”的角度來看,2016年重點抓了一些扶貧領域的腐敗問題,處理了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腐敗問題,“所以,基層反腐敗方面還是有所成效,經過一年的發展,基層政治生態已經發生很大改變。不過,還沒有形成根本性改變,原因在于體制機制上的問題。從現在的管理體制看,有很多情況仍在我們的監督視野之外。還有信息公開的機制也不健全,社會公眾對整個政府工作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監督。從整個反腐過程來看,的確有所改觀,但和我們想要達到的目的還有一段距離,需要我們從思想和制度的根源上切斷腐敗源頭”。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