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該主播并非殯儀館的工作人員,卻以“成都殯葬服務中心”的名稱注冊,并以殯儀館員工自居,發布殯儀館不宜對外傳播的場景視頻,其行為也構成侵犯殯儀館的名譽權,殯儀館也有權進行追責。現在該賬號以被封停,成都市殯儀館已報警希望追查涉事者,相信不日便會水落石出。
我國歷來的文化習俗是死者為大,表達了對死者的惋惜,對生命的尊重。而對待逝者的態度其實也是檢驗人類良知和道德的尺度,保護公民權利也是現代法律的基本準則。“直播遺體火化”違背了婦孺皆知的公序良俗和現代文明,如此漠視死亡尊嚴,踐踏法律與道德,不知逝者的靈魂如何才能安息?生者如何才能安心?
從淫穢視頻到捅馬蜂窩,從假扶貧到“直播遺體火化”,網絡直播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人們的認知。把色情做噱頭,把粗俗當魅力,把慈善做道具,利用部分民眾的獵奇、不良情緒和惡俗心理,故意將低俗、暴力和直播互動加以糅合,博取眼球,進而牟取名利。然而,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也決不允許任何人踐踏公序良俗,惡俗直播將受到何種處罰,直播平臺如何規范,如何維護法律威嚴和公共道德,“直播遺體火化”又以一種瞠目的方式發出嚴峻的叩問。(斯涵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