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從樣品到產品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石墨烯企業普遍未實現盈利。”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我國石墨烯企業以高科技研發型小微企業為主,產業化程度不高,很多應用仍在實驗階段,產成品數量不多。
從新材料走向市場,下游應用是關鍵。一位石墨烯企業負責人表示,下游客戶對新技術、新材料通常都非常謹慎,市場接受需要一個過程。對此,楊俊和教授建議:“企業家們既要熱情地擁抱石墨烯產業,同時又要冷靜地對待,要做好相對比較長線的投資和收益的心理準備。”
“石墨烯的產業化,必須要從應用端出發,以終端產品的需求倒逼原料、材料、器件的研發,把市場痛點做成賣點,形成產業鏈。”永清石墨烯研究院副院長羅丹表示。
這也是福建新崳高新柔性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昌福的思路。在公司1號廠房內,從德國引進的高性能柔性電路板材料生產設備計劃于本月12日投產。
“電子產品由硬向柔、由厚向薄是未來趨勢,柔性電路板會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材料,這一由石墨烯復合制成的新材料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形成量產。”陳昌福介紹,因此企業抓住機遇投身這一領域,擁有國際領先、國內獨有的生產技術,已申請專利3項。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我省對石墨烯產業發展支持力度居全國前列。2016年10月,省委省政府提出舉全省之力持續推動石墨烯產業發展,打造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石墨烯技術研發和產業發展高地。
一年多來,我省建立了石墨烯技術研發和產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等協調機制,組建了省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促進會,打造了廈門大學能源與石墨烯產業研究院、永安市永清石墨烯研究院、晉江海峽石墨烯研究院等一批創新平臺,出臺了全國第一部以省級政府名義發布的產業發展規劃,并配套出臺《加快石墨烯產業發展六條措施》。
據統計,目前我省已建成或正在組建石墨烯創新研發平臺23個,已引進石墨烯研發團隊70個、相關人才270多人,其中24人列入國家千人、長江學者等國家級人才計劃;新設立石墨烯創業企業68家;正在實施的研發、產業化項目180多項。
“產學研協同創新,未來將有助于推動石墨烯領域的標準建立。”蔡偉偉表示。(林宇熙 陳莉莉 林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