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拂面,花香撲鼻,樹蔭下老人們三五成群圍坐在一起閑聊,巴溪河面上白鷺起起落落……走進江濱公園,寧靜祥和的景象與熱鬧的街市形成鮮明對比。
半年前,這里卻是另一番情景:公園內、休閑慢道上擺滿簡易的四方桌,成群結對的中老年市民手持四色牌或撲克圍桌而坐,人聲喧嘩,地面又臟又亂。
江濱公園的變化,是我市整治“帶彩打牌”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作為全省推動移風易俗工作聯系點,我市聚焦“帶彩打牌”不良風氣,在重拳出擊全面整治的同時,堅持堵疏結合、綜合施策,引領和帶動民風社風轉變,一股健康文明的新風氣正在春日的燕城大地悄然興起。
思想引領,全民不打“帶彩牌”
移山易,易俗難。
“小賭怡情。”“‘帶彩打牌’是娛樂,不是賭博。”“打牌這種小事都要管,是不是太嚴了?”去年10月,我市在對“帶彩打牌”問題進行全面調查摸底時,就聽到社會上各種議論聲。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針對各種錯誤思想和抵觸情緒,我市召開全市千名黨員干部動員大會,分析“帶彩打牌”社會危害,公布整治步驟,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達成思想共識。
為了讓廣大群眾看到黨委政府整治不良社會風氣的態度,我市整合電視、報紙、網站、微信等媒體平臺,開設專欄,廣泛宣傳。同時,印制發放宣傳材料3萬余份,營造拒絕“帶彩打牌”社會氛圍。
風成于上,俗形于下。市直機關黨工委組織機關黨員干部,對拒絕參與“帶彩打牌”做出承諾,并在主題活動條幅簽名,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移風易俗工作需要部門協同配合,形成合力。
市婦聯積極發揮婦女“半邊天”作用,組建“帶彩打牌”女子督導隊,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當好整治工作宣傳員、監督員,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學校是傳播先進文化、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的陣地。我市教育系統48個基層黨組織簽訂遠離“帶彩打牌”承諾書4570份,要求全體教師為人師表,率先垂范。同時,各校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利用家長微信群、家訪、家委會等形式,引導家長遠離“帶彩打牌”。
調查統計,我市群眾對整治“帶彩打牌”支持率從整治初期的86%提高到目前98%,思想認識的提升逐漸轉化為廣大群眾抵制“帶彩打牌”的自覺行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福安:降雨后工作人員全力投入搶險清障工作2025-04-2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