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15日訊 作為亞洲藝術節的活動項目之一,永春余光中文學館11月8日將開館。昨日,著名泉籍臺灣詩人余光中及家人參觀了位于永春桃城鎮的余光中文學館,并在隨后的座談會上為文學館的布館出謀劃策。
余光中正在參觀
余光中說,他的“父鄉”是永春,他祖籍江蘇的母親,是到永春教書遇到父親的,因此,其實他與永春的交集從他還沒出生就已開始。“今天,永春以我的名字修建文學館,是我的榮耀,我很感謝。”他說,“我和我的家人都將盡所能幫助這個館的布館。”
余光中說,西方有一句諺語“美好的開始就成功了一半”,目前,文學館已經成功了不止一半,“11月8日,文學館開館,我會回來參加”。
這次,余光中夫人范我存、二女兒余幼珊、四女兒余季珊也陪同返鄉。余光中的兩位女兒都是首次來到祖籍地,她們對永春、對祖父的出生地桃城鎮洋上村都很喜歡,余幼珊期待該文學館可以“永續經營”,余季珊期待它能充分展現“文學味”。
2012年,永春縣結合桃溪流域綜合治理,在桃溪兩岸規建系列文化主題公園,余光中文學館就是其中之一。文學館總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借鑒永春鄉村的傳統建筑風格,采用白墻灰瓦的立面形式,寓意著白紙黑墨的文學氣息。
文學館的布館將分三篇章十二節,三大篇章主題分別是“鄉愁四韻”、“四度空間”、“龍吟四海”。除詩歌外,展館內還展示了余光中各類作品,比如散文作品、他獨具一格“以文為論”的評論、翻譯成就、編輯碩果等。文學館投用后,除了展覽余光中的文稿、手稿以及照片外,還將常態性演出以余光中同名詩作編排的交響詩劇《鄉愁》,并展示永春民俗以及紙織畫、漆籃、南音、白鶴拳等民間文化藝術。(海都記者 曾小琴 通訊員 梁白瑜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