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八旬老母親,佝僂著瘦小的身軀,數(shù)十年如一日為患有先天性軟骨病長期臥床的兒子喂飯、翻身、洗澡、倒尿……在永春縣石鼓鎮(zhèn)東安村一座老宅里,母親梁定47年來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兒子。
小兒子常年只能躺在床上,梁定已年邁。
歲月流逝,生活壓彎她的腰。
小兒患上軟骨病 經(jīng)濟拮據(jù)耽誤治療
斑駁的舊木老屋里,木梁上盤滿蜘蛛絲,陽光透過屋頂縫隙射入房間。老屋里的親戚都搬走了,只留下86歲的梁定和47歲的顏明強。歲月流逝,生活壓彎了梁定的腰。
47年前,小兒子顏明強降生,盡管已有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但梁定夫妻倆還是非常高興。雖然孩子多,但勤勞的他們起早貪黑,靠著雙手支撐起一家人的生活。
顏明強兩三歲時,梁定逐漸發(fā)現(xiàn)兒子與同齡孩子不大一樣。“一開始還能自己扶著墻壁走,可后來連站立、說話的能力都沒有了。”梁定說,經(jīng)診斷,兒子患上軟骨病,但因經(jīng)濟拮據(jù),治療就一再耽擱。出門干活時,她會用竹簍背著兒子,閑暇時,抱著他坐在竹凳上。兒子一天天長大,自己一天天老去,她漸漸地背不動兒子,只好讓其躺在床上。
靠低保費生活 煮一餐吃一天
“丈夫說,能生就要能養(yǎng),不要給大家添麻煩。”梁定說,丈夫在世時,總是謝絕大伙的幫助。他們夫婦倆一人主內一人主外,撐著一路走來,不管生活有多艱難。
20年前,梁定的丈夫像往常一樣放羊回到家,卻突發(fā)疾病去世。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一家的脊梁倒塌。隨后,兒女相繼成家,最后只剩下梁定獨自一人照顧小兒子的生活起居。梁定說,她一步也離不開家,生活用品或者食物,都是麻煩親戚或鄰居幫忙購買。
老屋年久失修,廚房里,靠著爐灶一側的圍墻已經(jīng)破敗不堪,下雨時,梁定拿著篷布遮擋,屋里漏水,只好拿盆接著。兩年前,在鎮(zhèn)村干部、縣紅十字會等部門的幫助下,顏明強辦理了低保,母子倆靠著每月150元的低保費生活。生活困苦,但梁定卻心存感激,她說,每逢節(jié)假日,相關部門和愛心人士都會送來米、油、奶粉等生活用品和慰問金。
盡管如此,母子倆的生活依舊艱難。灶臺上,鍋里裝著涼了的稀飯,母子倆經(jīng)常一日三餐都吃稀飯,煮一餐吃一天,偶爾換花樣,做個米粉面條,配個青菜。
數(shù)十年悉心照料 憂心兒子未來
如今,47歲的顏明強只能仰躺在床,透過屋頂?shù)男√齑翱粗炜铡F綍r,母親會按照季節(jié)氣候特點,給他換洗衣服,并進行按摩。不過,長期的病癥讓他的腿部萎縮,腳掌更像裹腳一樣。現(xiàn)今,他雙手沒有力氣,蜷縮在胸前,吃喝拉撒都在床上。
“自己的孩子,真舍不得,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他怎么辦?”梁定說,經(jīng)濟拮據(jù),但看到兒子生病難受時,還會為他買藥治病。多年來,也曾有人勸她放棄這個孩子,但是梁定于心不忍,畢竟是自己的骨肉。
20多年前,梁定上山時曾被牛角頂折了腰,還落下了病根。如今隨著年齡的增長,腰部時常隱隱作痛。不過,心力交瘁之際,她最擔心的還是兒子將來。想起這些,她時常以淚洗面。(記者 張君琳 陳起拓 通訊員 蒲遠寶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