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永春縣蘇坑鎮聚焦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以開展“我為企業辦實事”為契機,在“135”庭所共建的基礎上,升級打造“三促三化”(即促提質、品牌化,促保障、專業化,促長效、普惠化)的多元解紛和精準服務的陶瓷產業集群法治化營商環境中心,進一步將法治建設落戶企業,推動陶瓷產業協同升級發展。
蘇坑鎮位于永春縣中北部,陶瓷產業發達,2020年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陶瓷工業協會聯合授予“中國陶瓷特色鎮·蘇坑”的稱號。蘇坑工業園區總規劃用地面積1958畝,其中工業用地821畝,目前已入駐企業34家。
全力以黨建促提質 實施“品牌化”項目
樹立“雙核多元”黨建品牌項目。緊密圍繞“強化黨建引領、服務保障工貿帶動型‘五好’鄉鎮發展”兩大核心,細化“推進黨建入章、推動惠企舉措、拓寬普法途徑”等多元措施,為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今年來實行法治惠企實事共計36件。
打造“三大工程”法治亮點品牌。由鎮黨委、政府牽頭,實施“保姆式”解憂工程,靠前服務企業,整合全鎮資源解決企業難題;啟動“門診式”解困工程,以專家“坐診”、入企“問診”等方式,針對性紓解企業法律風險;推進“全程式”解紛工程,發揮商事糾紛多元化解平臺作用,全程式跟進糾紛調解,力求有效果、有結果。截至目前,受惠企業共計達33家。
深化“紅色韻律”特色品牌活動。聯合鎮機關黨支部、村級黨組織與園區內兩新黨組織聯辦“親企助企解難題”黨日活動;組建一支黨員志愿服務隊進駐園區開展“企企鋪鋪見黨員”活動,精選一批黨員職工法治帶頭人駐守企業開展“普法守法我示范”活動,將“紅色基因”注入園區中。今年來,活動受益人數達300多人。
強力以機制促保障 深化“專業化”建設
健全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保障機制。由鎮司法所、企業辦牽頭,組建法治園區建設服務小組,專門負責營商環境優化工作;完善一套工業園區法治建設管理方案,聚焦“糾紛排查化解”“法治教育提升”等六大方面展開詳細規定。
構建“135”庭所共建多元解紛機制。成立永春縣首家“135”庭所共建工業區調解室,借力派出所、司法所、工作隊、村級組織等熟悉轄區情況優勢,引入法庭、律師事務所等專業力量,采取開辟綠色通道、義務法律咨詢等方式,引導企業自愿選擇方便快捷的非訴訟渠道解決糾紛。自成立以來,共調解企業各項糾紛12件,實現將矛盾化解在一線。
探索蘇坑工業園區工會聯合會排難解憂路徑。啟動“主席家訪”活動,通過走訪企業、深入車間、串門宿舍,與職工群眾面對面嘮嗑、心貼心交流,從源頭發現并化解職工群眾困難和糾紛,構筑協調穩定的勞動關系;提供“政策上門”服務,定期組織黨員先鋒隊送政策、解疑惑,增強職工維權意識。今年來,共走訪企業41家,開展答疑解惑活動8次。
聚力以精準促長效 催生“普惠化”生態
把法治體檢納進服務里。召集建設“公益律師”團隊,以企業自查、專家一對一解答、以案釋法等方式開展企業經營風險現場解惑活動,及時梳理法治體檢中所反映的頻發、高發共性問題21個,針對性設立5張《法官問答》法治牌。
把法治講堂建在園區里。鎮司法所在前期實地走訪調研的基礎上,以“企業點餐、專家配菜”的方式,開設政策法規、法律事務等多方面課程,滿足企業多樣化需求。目前,200多名企業家及員工參與其中。
把精準普法留在企業里。開展“深一線,一對一”法律進企業活動,園區內黨員先鋒隊每人結對一名企業職工,實現法律進企業、誠信進崗位、知識進大腦、普法進員工。目前已完成結對20余隊,員工學法守法用法意識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