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鎮卿園村濕地公園
全面治水,實現人水和諧
“溪水清清竹排貼,娘子京日不挽茶……”進入夏天,在一都鎮三嶺村的湖面上,竹筏蕩起微瀾,兩隊男女用閩南歌深情對唱,仿佛閩南版的《印象·劉三姐》,令游客傾倒。
寂靜的山村有了水和山歌文化的支撐,重新煥發蓬勃生機。
當地開發水資源綠色經濟帶,與山歌文化相融合,發展鄉村休閑旅游,打造“山歌小鎮”。除了讓游客欣賞湖面上原汁原味的山歌文化演出,還開展水上竹筏競技、負背紅粬過鐵索、水上劃船等活動,讓游客充分感受山歌小鎮的獨特魅力。
“如果沒有治水,不可能有這番美景。”一都鎮鎮長林榮福介紹,之前,有村民在一都溪三嶺段采砂,不僅破壞了水生態,而且整個溪流不時可見垃圾漂浮。該鎮取締沙場后,投入600多萬元對該河段進行治理,并建設人工湖,修建景觀壩,沿湖建設棧道、觀景亭以及觀光碼頭,原來的采沙場改造為文化長廊以及群眾文體活動場所。
永春縣長莊永智對記者說,以水為魂,凝練水內涵,彰顯水神韻,永春縣正是通過挖掘、保護和傳承,塑造出融入水生態保護和水環境治理內涵的鄉愁故里水文化。同時,充分利用水資源可持續發展,壯大水生態旅游、綠色休閑養生等生態產業,水生態經濟效益顯現,最終實現百姓富、生態美,人水和諧。
湖洋鎮充分利用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生態優勢,投資850多萬元建立湖洋老家施疇休閑觀光現代農業,蔬菜年產量1800多噸。今年又引進利農集團總投資2億元,一期建設600畝現代化大棚,進行水培蔬菜的種植,為該鎮農業產業發展注入新的亮點。下一步,該縣還將利用桃溪、晉江源兩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桃溪國家濕地公園、云河谷省級水利風景區等優質水利風景區,策劃實施水上娛樂休閑活動項目,豐富水生態旅游內涵。
傍晚時分,桃溪石鼓段溪畔滿是休閑放松的民眾,小孩卷起褲腳戲水,老年人聚在一起拉家常,年輕人則在岸邊的紅色跑道上跑步鍛煉,而在不遠處,白鷺在淺灘上戲耍、橫飛,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面。
今年初以來,永春縣在桃溪、湖洋溪、一都溪、坑仔口溪和岵山溪共謀劃建設全面治水項目共6大類106個子項目,總投資11.77億元。“在全面治水中,我們堅持水陸統籌、水岸共治,延伸到河塘、湖庫、溝渠等田間地頭的‘毛細血管’,從而實現整個流域面上的全治理。”鄭雙偉說。(記者 劉益清 通訊員 姚德純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