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春蘆柑:飽滿、甘甜(金黃色,剛好熟透,胖而不空腫)。其性狀描述,正是硬蘆品系的四季美景。
形態特征:
寬皮柑橘類---果實可食部可達68%-7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5%,每100毫升果汁含糖11-13克,酸0.5-1.0克,維生素C25-35毫克,品質特別優良。蘆柑果實100克可食部分中含熱量171.66焦耳、水分88.6克、蛋白質0.7克、脂肪0.3克、糖9.6克、纖維0.4克、灰分0.4克、鈣25毫克、磷19毫克、鐵0.2毫克、維生素A140TU、維生素B10.1毫克、維生素B20.03毫克、維生素C40毫克、尼克酸0.6毫克。此外常食柑果還可分解脂肪,排泄體內積累的有害重金屬和放射性元素。
食用價值:
蘆柑果實碩大,色澤鮮艷,皮松易剝,肉質脆嫩,汁多化渣;味道芳香甘美,食后有香甜濃蜜之感,風味獨特,飲譽中外。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增進人體健康,是人體組織不可缺少的物質;果膠可以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
蘆柑果實主要用于鮮食,也可加工成糖水橘瓣罐頭、果汁、果醬、果酒、果凍等;果皮和果渣可提取果膠、酒精和檸檬酸;加工后的殘渣物,通過發酵、干制可作飼料;橘絡富營養又可藥用;其果實的綜合利用價值高。陳秀冬【蘆柑賦】云:“其質精而妙,皮可為藥草;剝開觀之,扁圓有瓣,白絲縱橫;肉脆嫩化渣、其甜酸適度,風味濃郁,果汁豐富;其果耐于貯之,藏久而不腐。有終食累五,益氣而理內。并無厭其甘。觀梅美而無取,荔枝甘而自退,雖精良未能言其華,雖妙語難能譽其貴;乃解渴之佳品,堪稱百果之王。”
明朝末年,凌登名撰《榕城隨筆》載有“閩南產柑橘,其種不一,而顆皆碩大。蘆柑為量,紅橘次之。蘆柑色稍黃,紅橘則正赤,皆佳種也。三衢所產似也當稍讓”。說明蘆柑栽培已達1100多年以上歷史,目前以福建漳州、永春,浙江衢縣、臺灣省四地栽培規模量大而集中。陳秀冬【蘆柑賦】云:“家鄉之桔,人人愛之。因柑大于桔,也稱為大桔。寓意大吉。閩南逢節逢慶,舉案皆列蘆柑。以添怡人喜氣,以兆吉祥如意。桃何稱乎王侯?李何謂乎伯爵?皆因人而所好,何人能辯其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