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年,也是極不平凡、極為難忘的一年。面對疫情屢屢來犯、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劇的嚴峻形勢,泉港區扎實推進“兩穩一保一防”工作,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高質量推進“三城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2022年接近尾聲,一組組數據展現了泉港砥礪奮進高質量發展的蓬勃生機: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13.99億元,增長3.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02元,增長6.1%;工業增加值468.98億元,增長1%,入選2022年“中國工業百強區”,獲評福建省平安縣(市、區)、省級雙擁模范城(縣)“六連冠”。
錦繡湖畔 莊紹坤攝
“1+N”產業體系加速成型
綠色石化名城行穩致遠
2022年以來,在泉港區城市建設再提速的步伐中,不斷延伸的“油頭-化身-輕紡尾”石化鏈條,星羅棋布的“多維融合、多元并進”產業集群,織密了城鄉融合的系統網絡,加速著“1+N”產業體系的形成,一幅綠色石化名城發展的新篇章徐徐展開。
項目支撐堅實有力。該區堅持工作圍著項目干、要素跟著項目走、考核盯著項目考,實施主導產業鏈長制,扎實開展“重龍頭、強品牌、鑄鏈條”“項目攻堅2022”“抓征遷交凈地”“百日攻堅”等專項行動,引進落地百宏化學新材料、圣元環保新能源等185個項目,推動天辰化工等60個項目順利開工建設,中海油服等50個項目竣工投產。
工業經濟提速增效。緊盯“規劃、規范、提升、示范、招商”5個環節,該區全力推進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工業大盤穩中見韌。全區實現工業投資增長80%,技改投資增長50%,增幅位居泉州市前三。石化工業園區綜合發展水平位列省級開發區第3位。
“四大經濟”蓄能起勢。該區深耕海洋經濟,持續打響“福傳泉港”文旅品牌,加快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激發數字經濟新活力。合眾鑫綜合智慧能源等3個項目入選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省級重點項目,佑達環保獲評省級數字經濟創新型“瞪羚”企業,全區數字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15%。
高質量發展動能越聚越強
現代活力港城生機勃發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過去一年,泉港區抓創新、強載體,持續推進改革再攻堅、開放再提升、環境再優化,激發高質量發展澎湃動能。
科技創新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在搶占“智高點”之路上,該區強化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快清源創新實驗室創業園建設,2022年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234%。新獲批市級以上科研平臺5個,新增國家科技小巨人企業8家、入庫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32家。實施“涌泉行動·人才進港”,配套出臺“1+8”等引才留才政策,石化產業人才總量突破2萬人,獲評“省級石化產業人才聚集基地”。
招商引資成果豐碩。該區制定扶持工業經濟、石化產業、電子商務等13份惠企政策,成立10個產業發展小組開展“鏈條招商”“靶向招商”,設立首支規模30億元的政府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全年累計完成簽約招商項目185個、總投資1443.23億元。其中,總投資138億元的百宏化工新材料項目,為近年來泉州市單體投資最大的民企項目。
開放平臺更大更強。通過支持企業“海外搶單”,組織企業參加第五屆進博會等,該區2022年對外貿易規模達30億元、比增20%。肖厝港區累計完成吞吐量2400萬噸、同比增長6.7%,港口吞吐量持續領跑全市。開通興泉鐵路貨運,完成肖厝港區鐵路專用線擴建,港三鐵路專用線順利通車,海鐵聯運能力不斷增強。
普惠性民生優化供給
山海宜居美城人氣集聚
一條條新建拓寬道路建成通車,一批批美麗宜居村莊特色彰顯,一項項為民舉措做實見效……過去一年,泉港區提速品質城市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優化普惠性民生供給,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足”。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今年以來,該區圍繞落實“城建提速攻堅行動”,實施115個城建項目,完成投資75億元。啟動國道228泉港段改線工程,福廈客專泉港站達到靜態驗收條件。推進“智慧泉港”建設,完成智慧泉港城市運行指揮中心建設,新建智慧停車泊位3630個。開展市容提標整治,完成植物園二期工程、驛峰路入區廣場、南山南路花漾街區等項目建設,新建城鄉公廁18座、口袋公園13個,城區綠化覆蓋率超41%。
產業興農民富,鄉村振興擘畫新圖景。該區現代農業提質增效,新增利園農業等4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全區村集體經營性收入20萬元以上村達100%,50萬元以上村23個,超百萬村7個。開展村莊清潔提升行動,啟動“五個美麗”建設活動,完成裸房整治2820棟,提升改造6個農村自來水工程,清淤疏浚25公里農村水系,“泉港是美麗家鄉”的共識更加深入人心。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該區強化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31件為民辦實事項目做實見效,民生福祉日益增進。在教育方面,堅持“外引內建”“高位嫁接”優質教育資源,發放近2000萬元用于獎教助學,泉港五中等5個教育基建項目序時推進,福師大泉港實驗小學等5個基建項目投入使用,新增學位4130個。在醫療方面,深化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泉港區醫院在全國1.4萬多家縣級醫院競爭中首次榮登“500強”。在社會保障方面,實現基本養老金“17連調”,落實“1338”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在全省首推“線上+線下1小時就業圈”,推動3000多人次實現靈活就業,城鎮新增就業2810人,完成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建設,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實現全覆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該區生態治理成效顯著,修復岸線、生態化改造海堤超3公里,近岸海域一、二類水質比例達100%。新增20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率提升20個百分點。完成植樹造林2288畝、礦山生態修復40畝,治理水土流失2560畝。推進10個年度大氣減排精準治理項目,全年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9.4%,位列泉州市前3名。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善政良治政府廣獲好評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今年以來,泉港區持續抓作風、提效能,以實施“五大比拼、五大攻堅”“轉作風、優環境、促招商”專項行動為抓手,引導干部提狀態鼓干勁,推動營商環境大改善、機關效能大提升。
社會治理和諧有序。該區嚴格落實國家政策調整,因時因勢優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創新“技防圍合+智慧防控+自動情報”沿海智能防控新機制,實現轄區走私成品油連續30個月“零發案”和海上疫情“零輸入”。在全省首創危化企業安全風險深度排查服務機制,穩妥推進重復信訪治理和信訪積案化解,獲評國家信訪工作“三無”縣(區)。
政務服務暖心高效。為持續打響“辦事不求人,服務在身邊”營商環境泉港品牌,今年以來,該區深入開展“營商環境提質年”“千名干部進千企,一企一策促發展”“局長進窗口走流程”等活動,機關干部常態化下沉服務。推行“規上云”小程序,紓困資金直達企業,累計兌現各級惠企資金8000萬元,減稅降費10億元。引導金融活水不斷流向實體經濟,舉辦8場政銀企對接會,授信總額近90億元,全區各項貸款增長率18.7%,增速位居泉州市第一。首創中小企業幫辦服務中心,行政許可事項全程網上可辦率達92%以上。建成“企業申辦信息集成導錄系統”,努力實現企業開辦“零成本”、新設立企業“開辦即開戶”、工業項目用地“交地即開工”。全年新增各類市場主體1.2萬戶、同比增長108%,新增企業6758家、同比增長695%,企業開辦數量和增速均位居泉州市第一。
2022年以來,泉港區以“全區干部思想作風轉變年”活動為抓手,開設“三城講堂”,扎實推進法治政府示范建設,設立泉港區行政復議應訴事務中心,高質量辦理166件人大議案建議、171件政協提案,自身建設更嚴更實,在大戰大考中交出了一份逆勢奮進的精彩答卷!(港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