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來,一大批“新泉港人”循著共同的奮斗目標奔赴泉港,把事業和家庭深深地融入“第二故鄉”沃土之中。今天,讓我們一起傾聽“新泉港人”扎根泉港的點點滴滴。
記者王鵬飛:“今天的【我這20年】,我們走進泉港區大眾公交有限公司,走進新泉港人李永輝的工作與生活,請他為我們聊一聊他的這20年。”
李永輝:“我叫李永輝,是黑龍江人,2004年來到泉港,成為一名公交駕駛員,算起來大概也有16年了。記得我當時來到泉港的時候,那時候開的公交車都是柴油車,一加油門黑煙很多,老百姓坐在車里頭心情也不好,道路很窄,坑坑洼洼很不平,心里都懸著,手心都捏一把汗。現在的公交車都換成純電動車,環境也好,又安全又環保,老百姓坐在里頭心情也舒暢,駕駛員開車心情也非常舒暢,視野也開闊。道路兩邊也都種上樹,栽上花卉。”
李永輝:“2018年我在公交公司當車隊長,給駕駛員測測體溫,給(公交車)做維保等等。”
李永輝:“這些年我在泉港,也是半個泉港人了,落戶在泉港,家里面小孩、愛人都在這邊,現在泉港的環境也好了,有時候周六、周天也帶著家人小孩到錦繡湖去轉一轉、玩一玩,到文化中心看看書。最開始來到泉港的時候吃的也不習慣,現在就是在這待這么長時間,也習慣了,小孩也適應這邊,吃這邊的海蠣、紅米糕這些。東北的氣候很冷,冬天都零下20多度,泉港的氣溫很好的,很適合我們在這邊(生活)。(泉港)過春節也比較熱鬧一些,有時候就放煙花、游龍燈,這些我也是很喜歡這邊的風俗習慣。”
李永輝:“時間過得很快,一晃就是十幾年過去,2020年又是泉港建區20周年,作為新泉港人,也看到泉港這些年的蛻變和發展。現在泉港的道路又寬又平整,道路兩旁的設施也建得非常完善,大人小孩玩的場所也非常多,老人的健身器材也建設得非常完善,這是我們家人留在這里一個重要的原因。我希望有更多人留在泉港,扎根泉港,共同建設泉港。我在泉港,真的挺好。”
記者王鵬飛:“好的,謝謝李師傅。多年來,一大批新泉港人在這里扎了根,可以說他們見證了泉港的一草一木,也見證了泉港的發展和變遷,同時也要感謝他們能夠留在泉港、扎根泉港,為泉港的發展建設貢獻力量。”(泉港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陳春通 莊敏 劉怡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