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泉州市泉港區界山鎮持續開展房屋安全“百日大整治”行動,通過會議部署、人員培訓、懸掛橫幅、滾動LED、入戶摸底排查、分類整治、檢查排查建筑工地、防護隔離危險房屋、轉移危房人員等措施,確保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疫情下,市、區、鎮、村干部同心協力,逆行而上,不僅要抗“疫”,更要守“家”,涌現出一個又一個溫暖人心的故事……
動員耋耄老人搬離百年老屋
“老人家戀舊,又習慣獨居,勸說了很久才愿意搬離這棟隨時可能倒塌的‘土’樓”,河陽村黨支部書記潘金泰說道,“陳婆婆的老伴去世了很多年,這幾年都是自己一個人生活,現在又逢雨季,實在為她的安危擔憂”。近日陳婆婆終于松口了,村里立即聯系鎮執法中隊,將陳婆婆的生活用品、貴重物件搬到她女兒家里。將舊房子鎖住,拉好警戒線,貼上危房標志,提醒過往群眾注意防范房屋安全隱患。并為其清掃“新”房、布置房間、接通照明燈等,由其女兒女婿負責起居,讓陳婆婆安心居住。
這位87歲的獨居老人,26歲從下朱尾嫁到河陽,就一直住在現在的老房子里。低矮的房屋面積足足有150多平方米,竟沒有一處是結實的,白天光線也是昏暗的,陳舊的老物件雜亂地堆積在地上。若是遇到臺風天,房屋里漏水,站在房子里水都能淹到腳踝,土木結構房屋的墻壁似乎隨時可能倒塌。鎮、村干部平日入戶時都會進行勸說,給她分析其中的利害關系,但是陳婆婆執意不肯搬離舊屋。陳婆婆唯一的女兒也希望她母親搬到她家一起共享天倫之樂。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勸說,陳婆婆終于答應搬到她女兒家中居住。
目前為止,河陽村共排查了23棟危房,大部分是土木結構房屋和石結構房。下一步,將繼續組織深入調查摸底,挨家挨戶做好房屋安全整治,全力保障群眾住房安全。
村干部幫助貧困戶撤離危房
順著獅東村村道一直往里走,47歲的吳某文住在已經有著75年歷史的石結構房。從房子的外墻看過去,有一道細長的裂縫從屋頂延伸下來。走進房屋,松軟的泥墻、被壓彎的房梁、簡陋的床鋪、沒有照明電路、壞到只能靠移動長梯上樓的樓梯展現眼前。“房子是他爺爺年輕時候建的,吳某文是五保戶,沒有工作,他沒有能力翻建或修繕老房子,每個月靠著1000元的補助和他三位哥哥的援助過日子,”包組干部吳開輝說道。
村干部屢次勸說吳某文搬到安全的房屋居住,但是他屢勸不聽。鎮駐獅東村工作組和村干部多次跟他在晉江安家的大哥大嫂聯系,探討如何解決吳某文的住房問題。沒有地方,他大哥便騰出閑置的房間;沒有床,村干部吳良坤把村里的床拆卸下來重新拼裝;“新家”布滿灰塵,村干部忙著將里里外外都清洗一遍。幾個人從下午忙活到晚上八點,吳某文的“新家”終于可以居住。當晚,吳某文在他大哥的房間內安全“過夜”。
舊房子四周也拉起警戒線,防止不知情群眾在附近逗留。獅東村干部想方設法將舊房整治到位,讓吳某文及其親屬放心。
暖心“護航”助力群眾危房拆除
玉山村陳大姐的石頭房由于出現地基下沉、條石翻翹問題,經過區、鎮、村三級現場排查,被判定為危房。在此次房屋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動中,鎮村干部動員陳大姐干脆一步到位,把現有房屋拆掉。這一想法,得到陳大姐的同意。于是,第二天便叫來挖機順利地把地基下沉的房屋拆除了。玉山村“暖心”護航,在老協會辦公樓給陳大姐騰出一間房用于臨時過渡。
來到拆除現場,陳大姐并沒有像我們想象中的滿面愁容,問其原因陳大姐對我們說:“我家雖然外表看起來牢固,但是房子里地基下沉,極不安全。鎮村干部給我進行了充分的講解,我們也認為居住在這樣的房子里很不安全。村里結合此次房屋安全大排查大整治,非常重視我們普通群眾的生命安全,熱情服務,還特地在老協會辦公樓清出房間,讓我先住到村老協會,暫時解決我家居住安全問題。”
現在,陳大姐白天到拆除現場幫忙進行清理,晚上就回到老協會辦公樓進行休息,雖然條件簡陋,但每天很開心。(柯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