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6月17日訊 讓老人舒心,才是最走心的陪伴。
今日,海都溫陵新孝典推送的,是臺商投資區百崎鄉下埭村葛其煌,以及泉港區峰尾鎮前亭村陳榮章、連麗琴夫婦的孝親故事。
雖然情節各異,但他們的孝親理念不約而同——讓老人過得開心、舒暢。
孝行路上,他們做的一點一滴,都值得點贊。
夫妻爭孝
每天早起 為婆婆挽起漂亮發髻
陳榮章和連麗琴夫婦懂得照顧老人情緒,鄭阿婆每天都樂呵呵
仲夏晌午,泉港區峰尾鎮前亭村,鄭阿婆靠在椅子上看戲,見有人來,連忙讓兒子陳榮章扶她起來,熱情地打招呼。陳榮章一邊小心地攙扶起母親,一邊整理母親垂散的銀發和翻起的衣領——他知道,老母親愛漂亮,尤其是在外人面前。
40多年前,連麗琴嫁進陳家第一天,丈夫陳榮章就說,母親操勞了大半輩子,一定要讓她好好享福。連麗琴知書達理,比丈夫還會孝順老人。陳榮章在村小代課,連麗琴承擔所有家務,把婆婆照顧得妥妥帖帖。
除了不讓母親操勞外,兒子兒媳還懂得照顧老人的情緒。結婚40多年來,夫妻也有拌嘴的時候,但“每次都偷偷摸摸的,不讓母親聽到。”陳榮章說。
70年前,陳榮章剛4個月大時,鄭阿婆的丈夫下南洋,再也沒回來。年僅24歲的她,與兒相依為命,每天織布、做農活養家,兒子是支撐她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陳榮章5歲那年,一場高燒,險些要了他的命。鄭阿婆四處求醫問藥,日夜守護在兒子身旁,16天后,陳榮章奇跡般地活了下來,雖然患上小兒麻痹癥,下半身留下四級殘疾。鄭阿婆年紀大了,常把往事掛在嘴邊,陳榮章聽一遍,心酸一次,“母親這輩子太不容易了”。
在鄭阿婆眼里,連麗琴是個好媳婦。鄭阿婆愛漂亮,連麗琴就每天堅持早起,給她穿戴整齊,為了把婆婆的頭發梳得好看,還會給她擦些頭油。打聽到蘆薈擦頭好,她就在家種了一大片蘆薈。
陳榮章知道母親愛看戲,每天準時把她攙扶到客廳,一邊看戲一邊話仙,不讓她覺得無聊;知道母親愛吃餅,陳榮章每次上街,都找最好吃的餅店給母親買,肉餅啦,板栗餅啦,還有綠豆餅……
母親生病也是常有的事,陳榮章自責沒把她照顧好。6年前,鄭阿婆得了墜腸疝氣住院,陳榮章不放心,日夜陪在母親身邊,服侍其大小便,按時為母親喂藥、擦身、洗腳。一如當年,母親那樣守護著生病的他。
陳榮章的這份孝心,媳婦連麗琴給100分。他們也教育兒女,要孝順長輩。陳榮章的大兒子,見奶奶和父母年邁多病,就學了醫。如今,大兒子就在家鄉當醫生,隔山差五就回家給老人檢查身體,帶營養品補品。其他兒女也成家立業,常回家看望鄭阿婆和陳榮章夫婦,一家人和和氣氣。
孝賢舉薦
時代在變,行孝的方式日新。海都第三季“溫陵新孝典”已經出街。這一季,我們要尋找那些全新的、更具時代感的孝道故事,讓孝的故事一代代傳下去。
親愛的朋友,如果你身邊有讓人感動的孝子、孝媳、孝婿,請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告訴我們,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博“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和官方微信“海峽都市報大泉州”,讓我們一起打造更精彩的“溫陵新孝典”,一起去被那些溫暖的人和故事感動,一起去傳遞那一份千年不變的情懷。(海都記者 彭思思 柳小玲 謝明飛 黃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