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泉港區遵循“招大商、招好商、招優商”的擇商選資原則,立足高站位、前瞻性、可實施,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呈現出接續不斷、環環相扣的良好態勢,共舉辦招商項目集中簽約活動3場、簽約招商項目114個、總投資960.5億元,創下歷年來新簽約項目數量之最,其中億元以上項目90個,20億元以上項目10個,百億以上項目3個,單體最大的地下水封洞庫項目總投資達200億元。2021年來,納入招商項目庫簽約項目168個、總投資1324.85億元,其中,已履約項目(即工商注冊、團隊入駐、資金到位)107個。
聚“合力” 增進招商共識
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把招商引資當成“一把手”工程,迅速掀起招商引資新熱潮。
當好“領頭雁”。主要領導親自抓,班子成員齊出動,帶頭沖在招商引資第一線,鍥而不舍跑項目、談項目、跟項目,累計外出招商15批次,走訪舟基集團、巴陵石化、阿朗新科、偉光匯通等多家企業銜接洽談項目,促成天辰泉港新材料產業園(總投資150億元)于10月18日泉州招商大會簽約落地。
下好“一盤棋”。凝聚產業園區、部門、鎮街招商工作合力,組建石化產業、央企、民企、外資等多個產業招商小分隊,抓住優勢項目延伸產業鏈條,主動敲門招商,有目的、有計劃、有準備地開展點對點招商活動,形成“全員招商、專業招商、產業招商、精準招商”的招商引資格局。
跑好“接力賽”。項目一經簽約或形成意向即納入項目庫進行跟蹤管理,各招商小組按照“誰招商、誰服務”原則,全程代辦各項手續,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力促項目建成投產。
增“引力” 搭建招商載體
完善基礎設施和平臺建設,用好、用活園區、平臺、人才資源等招商載體,增強招商載體對項目的集聚和帶動效應。
完善園區配套。規劃建設泉港石化工業園區、科創園區、現代特色農業園區、智慧物流園區、總部經濟區5大產業園區,完善園區“十大公用工程”建設和“十通一平”的配套條件,打造全省公用配套最完善、物流條件最優越、產業生態最成熟的石化基地,泉港石化園區2013~2021年連續9年蟬聯全國化工園區20強。
搭建創新平臺。以“一室兩院四中心”、石化科技眾創園等為重點,組建產學研用創新聯盟,打造集科技創新、產學研對接、人才培養、質量檢驗為一體的石化科技服務高地。組建由20余家企業參加的化工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開展產業轉型升級技術需求對接,助力企業技術革新和產業的轉型升級。
健全人才保障。實施“雙創泉港”人才發展戰略,落實高層次人才認定標準和享受工作生活待遇規定,組織開展泉港區第三屆高校青年人才雙選會和開展校園招聘活動,助力企業引進人才、留住人才。今年來新增各類高層次人才151名,引進國家級人才龔光碧等高水平科研團隊入駐清源創新實驗室,兌現各類人才津補貼293人316.45萬元、智能制造產業人才補助19人95萬元。
借“外力” 創新招商方式
發揮企業家、鄉賢在項目招引上的“同理心”等優勢因素,以商招商,招大引強,打造一支招商引資的“生力軍”。
創新以商招商。加強與異地商會、行業協會合作,借力懂政策、有商圈、善協調、能力強、魄力足的企業家鄉賢,幫助宣傳泉港招商引資重點產業、優惠政策和營商環境,延伸招商觸角,增強招商的準確性和成功率,為泉港發展集聚充足動力。今年來,共吸引恒昂工貿、新輝大分別在泉港投資建設恒昂畜牧養殖(總投資3億元)、驛坂智能服務區城市綜合體(總投資8億元)等項目。
加速產業回歸。促使有實力、有基礎的泉港籍企業家回鄉投資創業,吸引在外泉港籍企業項目回歸、總部回遷,形成了“引來一個、帶動一批、輻射一片”的“磁場效應”。目前,天馬科技回鄉投資19.9億元建設智慧漁業養殖基地、500畝產業基地、高新生物技術產品、寵物飼料全產業鏈等4個項目,既壯大我區糧油食品加工業,同時引領帶動廈門創和美等產業鏈下游企業意向落地。
推進招大引強。把大型央企、知名民企、外商投資巨頭作為招大商工作主攻方向,區主要領導帶隊赴京津冀、長三角等區域大力開展專業招商和產業招商推介,通過主動走出去,引進來等方式,引進天辰化工泉港新材料產業園項目,該項目是泉港石化工業園區碳三、碳四產業鏈的關鍵強鏈補鏈項目,同步拉動園區內下游鐘山化工、天驕化學、佳化化學等企業增加投資50億元,也將帶動泉州紡織服裝、高端鞋材、管道線纜、護理醫療等行業發展。
盡“全力” 優化招商環境
深入開展一流營商環境攻堅提升活動,全面優化招商服務,著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高質量、高標準推進全區招商引資工作。
流程再改進。在“4029”快速審批、“五服”新模式基礎上,合力構建“全周期、一站式、保姆式”的服務模式,進一步優化提升、精準服務,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功能上線運行,推動項目“多評合一”“多審合一”“多測合一”,2021年共并聯審批101件,壓縮時限471天、節約材料336份、壓縮環節168個。為重點招商項目“量身定制”項目落地流程圖,理清相關手續辦理流程,設立了代辦中心,全力為企業落地建設搞好服務、解決難題,用一流營商環境吸引投資、促成投資。
協調更精準。堅持把企業的“難事”大包大攬,對每一個落地項目,都專門成立由區領導掛帥的工作專班,多次召開專題會協調推進地下水封洞庫、高吸水性樹脂、太平洋原料藥、宇極化合物、國科國際產業園等項目問題,保證一個項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對手續辦理、道路水電、土地審批等工作全部扛在自己肩上,任務細化到天、落實到人,力爭實現“零間隔”“零等待”。對泉州國亨化學項目開展全程跟進體驗式服務,高效能推進項目各項前期工作,促使該項目從取得用地許可到圍墻施工,用時僅3個多月。
服務全周期。地下水封洞庫項目簽約后,實行“專班化人員配備、清單化任務安排、節點化時間推進”的高效優質服務,及時協調解決24個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業主入駐泉港后,陸續策劃生成地下水封原油、LPG、丙烷、丁烷洞庫、地下糧庫、水庫、液化石油氣深加工等12個項目、總投資200億元,為泉州市今年以來引進最大的民企項目。項目按照“一次規劃分步實施”原則,已先行啟動泉港石化安控區地下水封原油洞庫建設,同步推進地下水封原油洞庫環評、安評、水保、節能等相關報告編制和審批工作,力促項目于2022年第1季度動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