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5日訊(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通訊員 蔣國棟 林弘梫 文/圖)“在泉港區山腰街道百川工廠的交叉路口,我們的槽罐車被一輛重型自卸貨車碰撞,車上甲苯開始泄露,貨車駕駛員卡在車上,槽罐車還著火了……”5日上午,泉港區政府聯合泉州市交警支隊舉辦危化品運輸車輛道路交通事故暨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應急處置演練。接到“警情”后,公安、交通、消防、衛生、環保等相關部門迅速集結,高效安全地處置了該起警情。
轉運事故車上運載的甲苯
演練模擬今天上午9時,一輛危化品運輸車與一輛重型貨車發生碰撞,導致車上運載的15噸甲苯泄露,重型貨車駕駛員卡在駕駛室內,情況十分危急。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后,立即報告應急處置小組領導,啟動應急處置機制。泉港區副區長、公安分局局長黃建輝下達處置命令。接警后,4輛消防車、9輛交警警車、2輛救護車迅速趕往事故現場實施救援。根據現場情況,交警部門在現場兩側設置交通標志,分流管控來往車輛,疏散人群,確定警戒區域、拉起警戒帶。
消防官兵在現場救援
模擬事故現場
因現場火勢較大,且空氣有毒氣無法靠近,穿著防化服、戴著防毒面具的消防隊員們先利用無人機對中心區域進行偵查,隨后分為險情排除組和傷者救援組展開救援,有的使用泡沫槍撲滅明火,有的用水槍噴射罐體,還有的使用噴霧等驅散聚集氣體,阻止氣體向遠處流動,對周邊環境造成危害。很快,被困的駕駛員被順利救出,轉移到救護車上及時送醫。
現場指揮長召集安監局專家、消防大隊、衛計局、交通局等部門,研究討論處置方案。經公路分局用沙土筑堤圍堵,環保局確認現場的大氣環境已轉為安全。交警部門再次進入現場勘查,并安排施救車轉移罐體內的甲苯。事故車輛移離現場后,公路分局、環保局以及車輛運營單位的處置隊伍進入現場,用收集桶收集現場的沙土、甲苯,以免給周邊的大氣和水源造成一定的污染。
事故現場處置完成后,根據泉港區政府應急指揮中心的要求,區委宣傳部門已成立記者接待處,召開新聞發布會,與此同時,區公安分局密切關注網絡輿情輿論,避免造成群眾恐慌。
據了解,本次演練主要為了檢驗應急人員值班值守、應急指揮決策、應急資源調集、應急協調聯動能力,強化道路運輸企業先期處置和一線從業人員自救互救能力,提升公眾應急意識和防災避險能力,同時檢驗公安、交通、環保、安監、衛生、消防等部門以及所在地鎮(街道)協同處理危化品運輸車輛交通事故及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反應能力和處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