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深讀·第二十五期
泉州淘寶村誘惑
泉州淘寶村誘惑
閩南網12月30日訊 “以前去找人拿貨,我說我叫小陳,誰認識你?!現在呢,經常有老板主動打電話找我,問能不能幫他們賣產品。”
如果不是因為開了4家天貓店,呆在南安霞美長福村的年輕人陳財,可沒這么揚眉吐氣。
2009年那會兒,陳財看到別人開網店,開始嘗試。到去年,陳財已添置了一輛新路虎轎車。“我這一換新車,不知道又有多少人也要開網店了。”
成功總是容易被放大,也容易被效仿。
這在“中國淘寶鄉”安溪縣尚卿鄉,尤其明顯。這個鄉鎮,餐飲、賓館、足浴城等應有盡有,達60多家。而在更偏僻的灶美村,晚上9點后去灶美村里的酒吧,或許連座位都找不到了。
這個村2000人,一半在開網店賣藤鐵,另一半則在做藤鐵、紙盒包裝、物流等相關產業。連五六十歲的村民,也是張口“雙11”,閉口“刷單”的。
這就是泉州淘寶村的別樣誘惑。
一周前,阿里研究院發布《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2014)》,與去年的20家相比,今年全國淘寶村規模達到211個,長福村和灶美村在列。泉州淘寶村數量,從去年的灶美村1家,上升到17家,占全國淘寶村的8.06%,涉及鞋服、藤鐵、跑步機等多個行業。
淘寶村,正在改變傳統的鄉村生活,讓村民獲得新的職業和收入,也讓底層村民獲得更多的上升渠道,甚至有功于新型城鎮化。
淘寶村,勢必將繼續增加,然而,誘惑背后,也暗藏危機。淘寶村的黃金時代,還能延續多久?
海都記者調查發現,以家庭為單位的淘寶村,有著倉儲、生產、專業人才等制約,而賣品同質化、低價競爭,甚至阿里一周前宣布加大打假,包括部門執法的寬嚴尺度,都是淘寶村面臨的內憂外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