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2月11日訊 今天,是欣欣的“頭七”。從廣州回來兩天后,昨日,爸爸李少泉按照欣欣的遺愿,將她的骨灰安放在開元寺地下骨灰堂,有她生前喜愛的洋娃娃、許愿瓶、書本陪著她。如有牽掛欣欣的熱心讀者,可前往看望。
童年的玩具小熊、眼鏡、許愿瓶、課本等陪伴欣欣
死者安息,生者努力,欣欣的離去,讓這個家失去了重心,爸爸李少泉陷入對未來的迷茫。不過,他堅信一點,他想要多做好事。這是經歷女兒病痛后,他內心的所得。今后,他會盡自己所能伸出援手,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送別:
最愛的洋娃娃、許愿瓶陪你一起走
上午9點多,在開元寺門口,海都記者再次見到李少泉,他抱著欣欣的骨灰盒和一袋欣欣生前最愛的東西趕來。時隔3個多月,李少泉的前額鬢角,新增了不少白發。和他一同來的,還有欣欣的叔叔。
走進開元寺地下骨灰堂,李少泉小心翼翼地從背包里掏出欣欣生前的照片,擺放在骨灰盒旁。彩色照片上,戴眼鏡的欣欣,露出一抹淺笑,靦腆而純真。洋娃娃、許愿瓶、巧克力、眼鏡、課本……這些欣欣生前用過的東西,都擺放在欣欣旁邊,“都是女兒喜歡的,可以陪著她。”李少泉說,臨終前,愛熱鬧的欣欣悄悄告訴媽媽:“不要把我放在荒山野嶺,那里很孤單,很凄涼,我不喜歡。”這句話出乎李少泉的意料。他按照欣欣的心愿,將女兒的骨灰安放在開元寺。
回憶:20多天睡不著 后期靠嗎啡止痛
李少泉不忘拍了照,發給遠在江西的媽媽阮女士看。阮女士護送欣欣回泉州后,因傷心過度,已回江西調養。
“欣欣一直很想回泉州老家,沒想到,在準備接回來的時候,卻突然病危……”安放好欣欣,走出開元寺,李少泉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緒,在生命的最后20多天,欣欣的身體狀況一天天變差,“每天都疼得睡不著,隔20分鐘要翻一次身。”最后,只能通過注射嗎啡來止痛,李少泉與欣欣媽媽,24小時輪流守候,“很想給她多拍幾張照片,但是看她痛苦的樣子,不忍心。”
李少泉決定滿足女兒所有愿望。女兒每一句“爸爸,我想吃××。”,李少泉就立馬去買。最遠一次,花了6個小時,李少泉到其他城市去給她找青娥。在李少泉手機里,欣欣生前的最后一張照片,正是她在啃著想念已久的烤羊腿。
“有一陣腿上的腫瘤消了10厘米,以為藥起效了。沒想到,后來欣欣一吃藥就吐。”千萬個“沒想到”,最終都變成了現實。
未來:欣爸很迷茫,希望多做善事
女兒的離開,讓年過五旬的父親失去了生活目標。回顧欣欣從出生到離世的這12年,李少泉慨嘆生命無常。
欣欣1歲時,父母就離婚了。為了不給欣欣的生活帶來陰影,李少泉堅決不再重組家庭。“這么多年來,我自己一個人將欣欣拉扯大,我們關系非常好。”李少泉說,“小心翼翼地呵護她,想讓她快樂長大,沒想到卻變成如今這樣。”
失去了牽掛,讓李少泉一下子陷入了對未來的迷茫。“可能跟姐姐到外地工作,或者幫弟弟打理生意,但是現在生意也不好做。”未來的路怎么走,李少泉也看不清方向。
不過,這一次得到愛心讀者、親友的幫助,給欣欣捐了這么多錢,讓李少泉心存感激。他主動掏出一張“賬單”,賬單上記錄著愛心款的使用去向,李少泉詳細地解說每一筆善款的花費與數額。醫療費、藥費、租房等,三個多月來,這筆善款也所剩無幾。
“以后我會盡我的能力,多做善事。”李少泉堅定地說,并交代記者,“你們有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也請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