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幕《魂歸大洋》劇照(科比 攝)
泉州元素 南音樂器洞簫貫穿全劇
既然是講述在泉州發生的故事,在舞劇中,泉州元素必不可少。據了解,《絲海夢尋》是根據福建省歌舞劇院22年前創作的舞劇《絲海簫音》重新創排的,其中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音的樂器洞簫成為貫穿全劇的重要道具。
除了洞簫以外,市民還能在舞臺上發現不少泉州元素:人物不僅有惠安女、“火鼎公婆”、高甲戲中的丑婆、提線木偶等,舞蹈上也融入了拍胸舞、滾元宵舞以及閩南木凳舞等傳統舞蹈。該劇總導演邢時苗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近代惠安女的形象很美,我想讓惠安女的舞蹈穿越到宋代。”
另外,《絲海夢尋》還在舞臺上重現了當年泉州港“市井十洲人”的繁榮景象,邢時苗說:“中華民族歷史上就是友善之邦,‘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傳統已經深植人心,外來者總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熱情。”
主創主演 邢時苗、唐詩逸等眾星云集
《絲海夢尋》集合了臺前幕后的超強主創陣容:舞蹈名家、國家一級編導邢時苗,著名作曲家杜鳴,中國優秀舞臺服飾設計師李銳丁,著名燈光設計邢辛,青年舞蹈家唐詩逸、孫富博……
熟悉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人對邢時苗這個名字應該不會陌生,他曾先后8次擔任央視春晚的舞蹈總監和現場導演,其創作的舞蹈、舞劇榮獲全國舞蹈大賽金獎第一名、“文華獎”等專業獎項,是國內備受矚目的文藝舞臺和舞蹈創作大師級人物。
女主角“桐花”的飾演者唐詩逸,中國歌舞劇院首席,拿遍“桃李杯”等專業大獎,她還是東方衛視《舞林爭霸》亞軍。而男主角“阿海”的扮演者由孫富博擔綱,他是原中國人民解放軍海政文工團首席,曾參加2014年浙江衛視舞蹈選秀節目《中國好舞蹈》,是舞劇《大夢敦煌》、《爺爺》的男主角。此次二人攜手出演《絲海夢尋》,迸發出的藝術火花值得期待。
舞美設計 反復修改方案20多次
“不容易”,是《絲海夢尋》的舞美設計表達最多的一個詞。為了打造震撼、新穎的視覺效果,將劇目蘊含的深遠寓意更完整、深刻地表達出來,光是舞臺美術方案就反反復復設計、修改了近20稿之多。
在舞劇第二幕“魂歸大洋”中,出色的舞美為劇情演繹增色不少,運用高科技和舞臺裝置,營造了一個亦真亦幻的舞臺環境,逼真呈現了狂風呼嘯、巨浪滔滔,海船在波谷浪山中沉浮,水手們與風浪搏擊的場景,讓人仿佛身臨其境,將舞臺現場感推到極致。
據介紹,為了呈現最好的舞美效果,福建省歌舞劇院工作人員將會在25日、26日兩天進入泉州影劇院進行設備安裝,演出當日,《絲海夢尋》劇目團隊將全團參加。據了解,除了《絲海夢尋》演出之外,該團隊演員也將參加海上絲綢之路藝術節開幕式的相關演出。(記者 郭雅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