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看兩江 丈量母親河
部門負責人、政協委員和熱心市民同船;看到什么不足,今天下午就座談
順濟舊橋殘骸處,不適合通過,水上看兩江只能逆流至此了
閩南網11月7日訊 今天上午,海都報大型策劃“大美兩江”的第一站活動——“水上看兩江”,就要出發啦。
昨天我們征集后,有四五十名讀者打進海都熱線通95060要報名。今天又逢漲潮,這次出發的“海都號”,能上船的人數有限,所以我們先期挑出兩名市民代表。
同船看兩江的,還有泉州市規劃部門、市公用事業局相關負責人、政協委員等人。今天下午,我們還將舉行一場專題的座談會。
今天水上看兩江 時間剛剛好
今天水上看兩江,你不得不說,這個時間點,選得還是挺討巧的。
晉江河道防洪堤管理處水政大隊副大隊長曾國偉,有30年的晉江河道工作經驗。他說,每月農歷十五至十八,晉江潮水量最大,這時坐船,最能逆流而上,到更遠的位置,能看更多的晉江風景,今日恰巧就是農歷閏九月十五,這次活動占據天時,上船就能欣賞到晉江兩岸的最美景致。
晉江和洛陽江,看似水深江寬,但實際去走走,你才會發現,極難全程游覽。
張雙平和曾國偉說,晉江流域的舊順濟橋,石橋斷裂,就地拋石保護,海水落差較大,船只不好出入;而洛陽江流域洛陽古橋到福廈高速這段,又因湄洲灣南岸供水公司建起圍堤,船只也無法出入。好在,等洛陽水閘除險加固后,這座切斷船道的圍堤將被拆除。
陸上探訪定航線 先走十公里
昨日下午,在泉州市水政監察支隊副支隊長張雙平陪同下,海都記者先行去陸上走了一圈。
走過洛陽古橋,沿著洛陽橋橋閘直走,從北渠出水口望洛陽江,江風吹拂,波光粼粼,遠處江岸是大片的紅樹林。
隨后沿沿海大通道,順著江濱北路沿途走過,正值傍晚退潮,站在浦西的江濱體育公園堤岸,周邊田安大橋夜景燈照耀,晉江顯得安靜祥和。在順濟舊橋殘橋處,夜景也還不錯。
這次,我們水上看兩江的線路,大致從海景碼頭乘船,逆流而上,至舊順濟橋段,然后折回至晉江出海口,再乘船順環灣水域,游覽洛陽江,直至洛江橋畔,有十來公里。
這條水上線路,沿途將經過舊順濟橋、泉州大橋、田安大橋、沉洲高速路橋、刺桐大橋、晉江大橋、洛陽古橋等,也可一睹文興碼頭、第九碼頭等遺址,還有多個公園。
看到什么不足的 下午來座談
水上看兩江,這事挺新鮮。
從江面看兩江、看兩岸,對絕大多數市民來說,還是完全不同的視角,吸引了很多市民關注。昨天,幾十名市民一早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報名。
在打進熱線的市民中,我們選了有著“洛陽橋情結”的黃論謙。他去年曾租漁船到江里拍攝,但因漁船太小且顛簸,最終都難以在船上站起來。
對于今天的活動,黃論謙很憧憬,期待能從不同角度來看兩江。“聽說,紅樹林外的互花米草生長得太瘋了,對紅樹林不知道有什么影響,我要去看看。”黃論謙說。
移步換景,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視野,會是什么樣的感受呢?會發現哪些問題和不足呢?
答案,今天上午去游了就知道了。當然,游兩江,我們還是為了更好地觀察、發現和總結。所以,今天下午我們就趁熱打鐵,開一場專題座談會。除了同船看兩江的代表們外,我們還特邀了泉州市文廣新局副局長出寶陽、泉州市文史專家楊清江等人參加座談會,一起討論如何與30多個文保單位有效銜接,共議如何打造“海絲文化和生態旅游的濱水展示帶”。(海都記者 曾小琴 陳麗娟 黃謹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