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俯拍西湖,刺桐閣如此靈動的一面,你可見過?
2.高空下,西湖公園、泉州博物館、閩臺緣博物館等構筑人文宜居之地
3.泉州萬科城項目所在地
4.泉州博物館和閩臺緣博物館
5.站前大道直通高鐵站
6.北峰片區的鄉間田園風光
閩南網10月30日訊 我是北峰豐州片區。我能復興,感恩福廈高鐵泉州站的入駐;我能繁榮,則感激萬科的加盟。
昔日,我因地理位置較偏,雖有豐厚的自然資源,卻成為人們口中的“城郊”;
而今,高鐵就在我家門口,一批重點項目相繼落地扎根。今后的我,將定位為城市重要交通樞紐,兼具閩南文化和山水旅游特色的生態型新城區。
當航拍飛機抵達我的上空時,我艷光四射:西湖沐浴著陽光,清源山、九日山峰巒競秀,湖光山色,渾然一體。
天圓地方的閩臺緣博物館,再現閩南傳統“出磚入石”的建筑風格,訴說著閩臺兩岸的一脈相承。
木偶劇院、錦繡莊、歌舞劇院也紛紛被我擁入懷中,為共譜東亞文化之都的優美樂章盡點薄力。
相關交通配套設施都圍著動車站打轉,站前大道、黃龍大橋、高速公路南惠支線……高鐵站前廣場,已在建一座綜合交通樞紐——今后,出站可乘坐客運、公交、的士、輕軌,夠方便吧!
何止這些。在擴建的普賢路,規劃的武榮大橋、延陵大橋等連同晉江兩岸的橋梁,城東至北峰快速通道……都將助力我的騰飛。
細數泉州文化,我也算千年積淀。
據《泉州府志》記載,自三國吳永安三年(公元260年)開始,到唐代州郡東遷之前,豐州一直是閩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千年前,豐州便是泉州府之地,養育文人墨客,留下文化足跡。
而今,雖時過境遷,但九日名山、豐州古鎮、燕山古道、桃源名村、城隍老廟……仍魅力未減。2006年,考古人員在豐州皇冠山清理出27座古墓,出土了三百多件東晉至六朝時期的精美文物,再次印證了豐州曾經的鼎盛。
千年繁華,我將再度啟航。
知名地產商萬科大佬也來了。泉州市規劃局副局長劉克華說,萬科相中我,也是看好我的稀缺自然資源。同時,它也將自我完善周邊配套設施,對北峰豐州組團是福音,是帶動。
當然,萬科也說了,這只是泉州萬科城的起點。萬科更以責任筑城,參與建設市政江濱公園,將沿岸裝點成一幅唯美畫卷。屆時,身居萬科城,潘山生態公園和江濱公園雙公園涵養,是否讓您充滿期待?
想當年,見龍亭小區經適房數輪搖號,才敲定買家。可當動車站開通,北峰豐州華麗轉身,曾躊躇見龍亭的購房者捶胸頓足。
劉克華說,豐州與北峰現在已開始復興,已融入泉州環灣中心城區。他透露,泉州擬結合地方文化,借助高鐵站,規劃一條門戶景觀走廊,沿北峰、北江濱、東海等一路走過,途經老城新區,讓游客對泉州文化了然于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