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14日訊(閩南網記者 尤燕姿)清晨,在蟲鳴鳥叫聲中醒來,調研采訪團出發了,來到位于泉州市德化縣潯中鄉寶美村破寨山西南坡,在綠樹青山的環抱下,屈斗宮德化窯遺址向游客們展開了它千年的容顏,11月14日,“萬千氣象看福建·唱響海上牧歌”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泉州德化。
本次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中共福建省委網信辦、國家稅務總局福建省稅務局、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新華網主辦,福州市委網信辦、泉州市委網信辦、漳州市委網信辦承辦。
千年窯址 海洋文化與陶瓷文化完美融合
屈斗宮德化窯遺址,這座中國宋代至清朝的民間窯址,窯基長57米,有17間窯室,共出土了6000多件瓷器標本和燒窯的工具,比如軍持、粉盒、小口瓶、高足杯、花瓶、蓋壺等。這些出土的瓷器中,有些盒蓋上還印有“長壽新船”的字樣,證明在當時,這些產品都是遠銷海外的。
窯址猶如一條巨龍臥伏在山脊上,氣勢磅礴,很是壯觀,窯址中殘存的燒窯遺跡,仿佛可以看見千年之前燒窯的盛況。
屈斗宮德化窯遺址
屈斗宮德化窯遺址
隨后,調研采訪團來到宋元德化窯展示館,展館里的設計和布置典雅、簡約,體現了宋元時期的自然風韻之美。作為城市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宋元德化窯展示館展出693件展品。展館分為三大部分,發現與發掘、生產與外銷、保護與傳承,展示了德化遼田尖山、墓林晚唐五代、碗坪侖宋代、尾林宋元、屈斗宮等多座古窯址出土器物。
出土的陶瓷殘器
出土的碎瓷片
粉盒
“南海一號”沉船圖
同時,展館中巨幅的“南海一號”沉船圖,震撼心靈,從這艘沉船上出土的瓷器,也曾在這個展館中盡顯風華。
在展館的最后環節,用“梯航萬國 耀世千年”八個字結尾,表示德化窯的產品通過陸路、水路到達多國,耀世了千年,是德化宋元時期的海洋文化和陶瓷文化的完美融合。
游覽完展館,給人一種穿越千年的奇妙感受,千年窯火生生不息,而德化陶瓷正在用它獨特的方式,傳承和創新千百年流傳下來的技藝。
藝術融入生活 陶瓷產業向海而生
上午10時15分許,調研采訪團來到福建德化同鑫陶瓷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專注于陶瓷工藝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全球花器產業鏈解決方案提供商。
走進展廳,就被琳瑯滿目的花器所吸引,通過3D技術打印的花器造型獨特,賦予了夜燈、聲控、懸浮等功能,將家居美學融入陶瓷設計中,儀式感、藝術感滿滿。
調研采訪團參觀同鑫陶瓷有限公司
3D打印的花盆和花
3D打印的花瓶
在7樓車間,幾臺3D打印機正在“打印”花器,設計師將提前設計好的數據上傳,然后把芯片插入3D打印機中,機器便開始運轉,打印的花器大多為定制化的產品,人工是沒辦法做這些花紋和紋路的。
3D打印機正在打印花器
工作人員介紹,公司主要經營陶瓷工藝花器、歐美節日用品以及3D陶泥打印家居擺件。生產的陶瓷花器系列齊全、款式色彩豐富多樣,針對不同場景、人群、喜好、地域文化的不同提供精準高質的產品,既美觀又環保。如今,公司的產品已經銷往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從千年以前的窯址來到現代的藝術館,龍鵬藝術館散發著現代與文明交織的氣息,也讓大家一飽眼福,出自德化明代“瓷圣”何朝宗的渡海觀音,栩栩如生,宛如觀音真身下凡,驚艷絕倫,這也是德化白瓷的經典之作,也是該館的鎮館之寶。
龍鵬藝術館
調研采訪團參觀藝術館
真人比例的敦煌女神
藝術館里的設計現代又簡約
展館的設計簡約大氣,線條感和空間感特別豐富,最接地氣的還屬展館中的土墻,還原德化陶土的真實。
從現代到明代的陶瓷工藝作品,再到生活中的日用陶瓷,講解員細心地講解,“德化陶瓷有四種白,即蔥根白,象牙白,建白,海兒紅”。
絲路花雨
羞花
八仙過海
德化的青花瓷
據了解,該藝術館是一家集名家藝術推廣、生活美學探索于一體的陶瓷文化展館,是以陶瓷藝術為載體促進文化產業發展于一體的專業藝術機構。
結束德化的千年古窯文化之旅,感受古人拼搏向上的精神,探索現代陶瓷產業發展的方向,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泉州,用她的多元、開放、包容之心,海納天下來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珍稀 “訪客” 西黃鹡鸰現身 泉州鳥類家族2025-04-11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