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涂門街中段通淮關岳廟對面,有一座牌樓,上面寫著“棋盤園”三個大字,而附近則是棋盤園街巷的原址故地。筆者了解到,關于棋盤園的背后還有著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
泉州的棋盤園,大到幾百畝,從涂門街關岳廟到講武巷再到舊南校場及舊車站一帶。據說宋朝末年,有阿拉伯人后裔蒲壽庚到泉州做生意發家致富后,花大錢整了兩三千艘大船,往來于大洋滄海間,專做海上貿易,幾乎壟斷整個東南沿海的貨物交易業務。于是,南宋小王朝封賜他做市舶司的頭,相當于現在的外經貿部部長兼海關關長之類的官。蒲壽庚平常喜歡下棋,于是在關岳廟前建樓,并鋪大石埕一片,埕成棋格狀。空閑時常在樓上與客人下大棋。事先,他專門訓練了一支32人的女子“棋兵”,按等級扮將扮相扮車馬炮卒子,樓上有指揮部專門指揮32名女子輾轉騰挪,出將入相,隔山打炮,卒子過河,單車直入,直弄得古城泉州南片區“硝煙彌漫”。
現如今,棋盤園已無昔日弈棋娛樂的光景。安靜的小區,各式各樣的店鋪林立,一片和諧景象。路旁居民樓里,藤蔓纏繞著電線,美好的生活氣息就蘊藏在這些微小的事物中。值得一提的是,與棋盤園相鄰的東魯巷,現留存著一塊“蒲壽庚府第遺址”石碑,碑刻背面記載了蒲壽庚其人的生平事跡。(陳嫣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