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鯉城區首批通過聯合核驗的3家民宿獲得鯉城區政府授牌,標志著古城民宿行業從此步入規范化管理軌道。
“很開心,懸在心中的大石頭終于放下來了。”無界初璞民宿負責人宋揚指著那塊印有“鯉城區民宿經營資格”的牌子,笑著對記者說。
古城民宿業主的苦惱
近年來,隨著泉州古城保護發展深入推進,古城知名度越來越高,游客也越來越多,民宿應運而生,成為古城旅游發展的“新寵”。據統計,鯉城區目前有民宿近70家。
然而,面對游人如織、C位出道的古城,民宿業者歡欣鼓舞,也憂心忡忡。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鯉城區紀委監委通過日常監督走訪了解到,民宿行業作為新興住宿行業,長期以來處于無法可依的發展狀態,業主們普遍不清楚民宿建筑安全、消防安全、衛生健康、應急管理、生態環境等方面具體標準,民宿質量一直參差不齊。
“民宿行業規范管理問題成為鯉城區優化古城旅游業態的一大堵點。只有找準‘痛點’,才能疏通‘堵點’。”鯉城區紀委監委第一時間要求黨風政風監督室牽頭成立優化營商環境“1+X”監督專班,向職能部門、民宿行業業主、特約監察員開展調研走訪,深入了解民宿行業管理過程中存在的矛盾問題,確保摸清找準問題癥結。
調研走訪過程中,民宿業主向鯉城區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反映:“隨著古城慢生活旅游的興起,我們‘喜’的是民宿越來越受游客的追捧和市場的青睞,是一片投資‘藍海’。但民宿作為一種新業態,缺乏建筑、消防等法律規范,無序發展導致民宿質量良莠不齊,部分甚至存在安全隱患,這些都讓我們投資者戰戰兢兢,生怕哪天突然一聲令下就給關停,那我們所有的投資就都得打水漂了。”
多部門聯動的“答卷”
鯉城區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走訪有關部門時,鯉城區文旅局、住建局、消防救援大隊、區公安分局也紛紛訴苦。
鯉城區住建局建設工程管理股副股長蔡志成說:“目前,國家層面,城市民宿的管理沒有上位法的規定,省市也尚未出臺相關地方性法規或政府規章。對政府部門而言,法無授權不可為,開展行業管理得依法依規,在依法依規規范管理、護航民宿行業健康發展上,我們確實也比較為難。”
鯉城區文旅局副局長汪毅梅說:“從古城游客住宿需求上看,當前住宿床位不足的問題比較明顯,事實上也需要有不同風格的住宿環境提升古城游客旅游體驗、補足床位不足的短板。同時,民宿行業蓬勃發展的勢頭里也伴隨著無序發展的問題,容易導致無序競爭、劣幣驅逐良幣的不公平現象,要護航民宿行業健康發展,就必須明確標準,作出規范。”
厘清問題根源后,鯉城區紀委監委第一時間梳理情況向區委、區政府匯報。區委、區政府決定,由區文旅局牽頭,探索出臺聯合核驗工作機制,明確行業標準,護航行業發展。鯉城區紀委監委隨即召開問題交辦會向有關職能部門轉交問行業題,并通過優化營商環境“1+X”監督專班、派駐紀檢監察組、巡察組開展立體式監督,跟進督促相關職能部門按照區委、區政府的要求,做深做實調查研究,借鑒參考有益經驗,研究出臺民宿規范發展制度文件。
今年年初,鯉城區借助泉州古城文化生態旅游度假區獲評“省級旅游度假區”有利契機,出臺《鯉城區促進民宿規范發展實施意見(試行)》(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明確不同類型民宿申辦需達到的建筑安全、消防安全、治安安全、衛生安全、環保、管理等標準要求及申辦程序,通過制定行業標準、創新聯合核驗等一系列政策舉措,保障古城民宿經濟發展和文化旅游創新轉型升級。
“隨著古城保護發展各項工作持續推進,民宿行業應運而生,行業規范發展必須要有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鯉城區紀委監委通過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積極實施容錯糾錯,保護干部和企業家兩支隊伍積極性,助推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鯉城區紀委常委、區監委委員劉雋永表示。
目前,古城已有30多家民宿在建筑安全、消防安全、治安安全、衛生安全等方面按照《實施意見》進行改造提升。下階段,泉州市紀委監委將及時總結推廣古城民宿行業規范發展的有益經驗,精準監督打通痛點堵點,進一步推動打造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記者許雅玲 通訊員林娉婷)